发票在企业日常运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的财务往往会根发票的收支情况展开工作,因为有了发票才能严格控制税务、成本和收入。作为创业者,怎能不了解如此重要的一环呢?今天就和爱算账小编一起来了解关于发票的4大风险事项吧。
只要不开具发票,就不需要申报收入?
根据相关规定,即使取得未开发票收入也要如实申报,一般纳税人需填写增值税申报表附表。
小规模纳税人应根据征收税的不同填写相应栏次,如应征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3%征收率)、应征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5%征收率)、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不含税销售额、免税销售额、出口免税销售额。例如:一小规模纳税人第一季度销售货物取得不含税收入、未开具发票,则在申报时应填写在应征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3%征收率)栏次申报。
只要取得进项发票都可以抵扣?
取得的进项发票要根据企业实际发生的业务情况判断是否属于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例如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
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非正常损失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以及该不动产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
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在建工程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
购进的旅客运输服务、贷款服务、餐饮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娱乐服务。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免征增值税项目需要开具发票吗?
需要的,纳税人适用免征增值税,不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是应按照相关规定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
发票票面金额税额正确就是符合要求的发票吗?
开具发票应按照号码顺序填开,填写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字迹清楚,全部联次一次打印,不仅要注意票面金额税额,还需要保证其他信息填写正确。特别要注意购买方信息,、货物或应税劳务、服务名称栏次、备注栏、商品和服务税收分类编码是否正确。
关于上述发票的4个风险点都了解了吗?一定要在企业日常运作中留意相关细节,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发票存在着哪些风险?会计人不弄清楚会吃大亏!发票代表着经济支出、收入的一种有效凭证,作为会计人来说在开具或者收取发票的时候必须要严谨对待,要知道发票当中会存在着诸多风险,如果会计人不注意的话,将带来非常大的麻烦。
那么,发票到底隐藏着哪些风险呢?作为会计人必须要弄清楚!一、失控发票对于失控发票,尤其是刚入行的会计新人有很多都不理解它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只是通过字面上的意思去理解,误认为就是脱离自己管理的发票就是失控发票,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通常情况下,发票在开具后,因为遇到种种问题而出现失控发票的形成,比如增值税专用发票出现过期、丢失、纳税人在开票后没有及时进行抄报税等都会导致“失控发票”的形成。
其次,企业作废的发票比较多,也会容易造成失控发票的产生,作为财会人要知道,对于失控发票是不能够进行税前扣除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好。
滞留发票所谓的滞留发票就是指销售方已经开出的,并进行了抄报税,但购货方没有进行认证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对于滞留发票,大部分的会计人都会认为问题很小,都会进行忽略,但事实上滞留发票中蕴含着会计人难以估计的风险。
在平时的工作中,假如被税务人员所发现形成了滞留发票,那么企业需要补缴相对应的增值税金额、滞纳金等,严重的将会面临着巨大的刑事责任。
虚开发票在企业当中,会计人经常会碰到的就是虚开发票的问题,尤其是企业为了能够避开相关的税务缴纳,甚至会安排会计人做出虚开发票的行为,要知道,这是一种国家不允许出现的违法行为,已经被税务机关查出,最轻的处罚就是企业无法进行税前扣除,而最严重的处罚就是企业以及开票人面临刑事法律责任。
所以,作为财会人一定要重视好这个问题,做事情必须要严谨对待,一切都要按照国家的规定要求去做。
企业常见的税务风险有哪些类型企业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
另一方面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有关优惠政策,多缴纳了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税收负担。
企业不缴纳税收的风险、企业不按时缴纳足额税款的风险、以及税务发票风险;企业应当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定期足额缴纳应缴税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第六条凡从事生产、经营,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业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当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其他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除按照税务机关规定不需办理税务登记者外,应当在按照税收法规的规定成为法定纳税人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当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第八条纳税人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应提出申请登记报告和有关批准文件,同时提供有关证件。
主管税务机关对前款报告、文件、证件审核后,予以登记,发给税务登记证。
税务登记证只限纳税人使用,不得转借或转让。
税务登记的内容包括:纳税人名称、地址、所有制形式、隶属关系、经营方式、经营范围以及其它有关事项。
第二十六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以直接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也可以按照规定采取邮寄、数据电文或者其他方式办理上述申报、报送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