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异地经营税务登记吗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08-20 06:28:41

【错误】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都应当办理税务登记。

【该题针对“税务登记范围”知识点进行考核】

非独立核算的异地分公司需要办理税务登记证吗

需要,分公司需要向生产经营所在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

在分公司领取营业执照30日内,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证。需随带以下资料:

营业执照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原件及复印件;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和办税人员居民身份证(护照或其他证明身份合法证件)复印件;

组织机构代码证原件及复印件;

生产经营场所证明复印件(房屋产权证和租赁协议书);

总机构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国税)复印件;

《税务登记表》一式二份。

非独立核算单位负责保管使用一定的固定资产外,主要把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经填制凭证和整理汇总后报送上级进行核算,并向上级领取一定数额的资金物资来进行业务活动,对本单位的经营活动过程及其成果不进行独立的、完整的会计核算的单位,又称“报帐单位”。

扩展资料特点

非独立核算利润中心有清晰、明确的市场定位,限定的市场区域和明确的竞争对手;  2、总公司对非独立核算利润中心进行授权控制管理,使其拥有与经营责任相适应的管理权限;

非独立核算利润中心的管理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在市场销售、财务管理上与总公司保持紧密的联系。在不损害公司整体利益和其他利润中心利益的前提 ,拥有较大的灵活性;

各非独立核算利润中心有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总公司对非独立核算利润中心进行内部考核.并有相应的撤励机制。对外实行市场价格结算各种资源和费用.对内实行内部结算价格结算各种资源和费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非独立核算单位

异地经营的税务规定

异地经营的税务规定1、对于在异地设点经营的,需要办理营业执照,做为一个独立的纳税人在当地纳税。

对于在异地设点没有经营的,比如只是建了一个仓库存放不进行加工、销售的,或者是公司设立的一个办事处,则不属于从事生产经营,不必进行工商注册、无纳税义务。

如果没有设点,但在临时异地经营的,可以不办理营业执照,需要填报《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表》。

从税务规则角度分析,需要判断企业在异地的人员、资产等,是否属于异地独立的纳税人。

这里面涉及到两个问题:1、是否常驻;2、是否从事生产经营;【不构成常驻】实质上只是企业直接将生意做到了异地,但经营的主体仍是企业本身。

所以相关异地人员、资产,不构成常驻。

【构成常驻】企业在异地租赁有办公场所、并雇佣当地人员或者派人常驻当地,则符合形成“机构”的条件。

则企业在异地的人员构成了常驻。

下面就要看,在税务上是否构成独立纳税人,是否在经营地纳税。

按《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其判定的原则是:1、进行了工商登记;2、未进行工商登记,但从事了生产经营。

以上两条满足任意一条,就符合了当地独立纳税人的标准,应该在当地进行税务登记。

即该机构需要在当地缴纳税款。

企业所得税上按分支机构处理,其它税作为独立纳税人处理。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加强跨地区(指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下同)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现对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中的若干问题通知如下:1、关于二级分支机构的判定问题:二级分支机构是指总机构对其财务、业务、人员等直接进行统一核算和管理的领取非法人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

总机构应及时将其所属二级分支机构名单报送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并向其所属二级分支机构及时出具有效证明(支持证明的材料包括总机构拨款证明、总分机构协议或合同、公司章程、管理制度等)。

二级分支机构在办理税务登记时应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非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和由总机构出具的二级分支机构的有效证明。

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对二级分支机构进行审核鉴定,督促其及时预缴企业所得税。

以总机构名义进行生产经营的非法人分支机构,无法提供有效证据证明其二级及二级以下分支机构身份的,应视同独立纳税人计算并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不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8〕28号)的相关规定。

关于总分支机构适用不同税率时企业所得税款计算和缴纳问题:预缴时,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处于不同税率地区的,先由总机构统一计算全部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按照国税发〔2008〕28号文件第十九条规定的比例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三因素及其权重,计算划分不同税率地区机构的应纳税所得额,再分别按各自的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后加总计算出企业的应纳所得税总额。

再按照国税发〔2008〕28号文件第十九条规定的比例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三因素及其权重,向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分摊就地预缴的企业所得税款。

汇缴时,企业年度应纳所得税额应按上述方法并采用各分支机构汇算清缴所属年度的三因素计算确定。

关于预缴和年度汇算清缴时分支机构报送资料问题: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在进行企业所得税预缴和年度汇算清缴时,二级分支机构应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其本级及以下分支机构的生产经营情况,主管税务机关应对报送资料加强审核,并作为对二级分支机构计算分摊税款比例的三项指标和应分摊入库所得税税款进行查验核对的依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十五条 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税务机关应当于收到申报的当日办理登记并发给税务登记证件。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将办理登记注册、核发营业执照的情况,定期向税务机关通报。

本条第一款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和扣缴义务人办理扣缴税款登记的范围和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十二条 增值税纳税地点:(一)固定业户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总机构和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应当分别向各自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经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财政、税务机关批准,可以由总机构汇总向总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二)固定业户到外县(市)销售货物或者劳务,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报告外出经营事项,并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报告的,应当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补征税款。

(三)非固定业户销售货物或者劳务,应当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补征税款。

(四)进口货物,应当向报关地海关申报纳税。

扣缴义务人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其扣缴的税款。

大家都在看

企业在本市可以跨区经营吗

企业在本市可以跨区经营,但是要在经营地进行工商和税务登记,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对企业在住所外设点从事经营活动有关问题的答复》的规定,企业法人可以在异地以自己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只要不属于设点经营,就无需另办营业执照

异地经营的税务规定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到外县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持税务登记证副本和所在地税务机关填开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向营业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接受税务管理。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在同一地累计超过180

非独立核算的异地分公司需要办理税务登记证吗?

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十条的规定:各类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税务登记。一、分支机构,系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