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特点
对大部门建筑工程行业来说,税收行的无票支出的情况较多,主要体现在:
劳务人员工资;
采购建筑材料等物品;
临时租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和车辆;
而无票支出会导致该企业账上利润虚高,导致企业承担过高的企业所得税,因此建筑工程(施工)行业企业需要通过合法合理安全的方式解决成本票入账问题,从而降低“利润”虚高导致的企业所得税税负过高问题。
案例分析
某A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有正式员工200多人,另外有一大部分是建筑劳务人员,A公司在接到甲方业务委托后,会将一部分施工、安装的工作转包给第三方。由于第三方是个人,无法提供发票,因此以现金结算,无进项票和成本票。但A公司给甲方公司开按9%的税率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最终导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都很高。
【解决方案】
通过对A公司业务方式及特点进行筹划,帮助A公司在税收优惠园区成立独立核算的个人独资企业B,体公司与个人独资企业签订服务合同,个人独资企业给主体公司开具相应的发票(建筑设计,劳务服务)普票,主体公司给个人独资企业汇款,实现三流合一。而个人独资企业B开出的发票作为主体公司A的成本票,解决主体公司的企业所得税、成本票缺口问题。
笔者所在园区,个人独资企业核定征收所得税
一是定额核定:核定个税1.5%,但要求企业年开票量在400万以上才能申请享受;
二是定率核定:核定个税0.5%-2.1%,增值税1%,附加税0.06%,综合税率0.5%-3.16%。
【温馨提示】
税务筹划不是逃税漏税,它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合理降税;一切筹划都是以改变商业模式和改变运营方式为前提,通过商业模式和运营方式的小调整,就能起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注册公司后如何合理避税节税呢?现在开办的企业越来越多,如果不熟悉税法相关规定,盲目的按部就班的缴纳税款,那么最后很难盈利。合理避税,指的是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以合法的手段和方式来达到纳税人减少缴纳税款的经济行为。这个定义的关键是纳税人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那么,怎样才能合理的避税呢?下面就是一些税务筹划的具体分析及案例。
很多人听到税务筹划,首先想到的是偷税漏税、避税。其实不然,如今国家政策如此强大,谁敢横刀立马?其实税务筹划首先降低的是企业的涉税风险,其次才是减轻企业的税务压力,避免因为税务知识的匮乏而导致多交冤枉税。该交的一分也不能少,不该交的一分也不要多。税务筹划,主要从财务的日常做账和税收优惠政策来做税收筹划。
先说财务做账,举个例子,企业可提高坏账准备提取比例达到减少利润的目的,企业设定折旧费用是缩短折旧年限,增加每月折旧均摊费用,从而使利润减少。再比如推迟纳税义务时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等。您可能会说,不就是把公司搬到园区去吗,我们在本地交税肯定也搬不走啊。那说明您对税务筹划还不够了解,从税务筹划的角度,我们考虑的是如何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为你现有的母体企业节税。这需要经过非常专业的筹划,比如利用不同的纳税主体税负差异节税,利用组织形式改变节税,比如分设,合并,新办节税。改变自身现有条件,如改变企业性质,改变产品构成,改变从业人员身份等等。
举个例子:1.上海某建筑设计公司,一年不含税营业额为900万元,房屋、人工成本及各项费用共200万元有效凭证,部分成本费用发票无法提供,采用查账方式,将面临高额税负。
节税方案:这时可以将设计公司某部门剥离出来成立一家个人独资企业,团队独立核算,提供外包服务,一方面原企业可以解决合理费用支出缺失问题,另一方面个人独资企业按照企业经营所得依法享受低税率纳税申报,税后所得自由支配,提高收入。
所以,企业进行适当的税务筹划还是很有必要的。
税收筹划的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这位朋友,下面我以近期几个实际操作的案例来具体告诉你税筹的方法。
案例一:企业通过变更企业纳税人身份来节税
于老板准备承包一个企业,承包期为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3月1日。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3月1日期间,企业固定资产折旧5000元,上缴租赁费50000元,预计实现会计利润53000元(已扣除租赁费,未扣除折旧费),于老板自己不领取工资。已知该地区规定的业主费用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
在营业执照上,于老板目前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继续使用原有企业的营业执照,要么将其变更为个体工商户执照。哪种方式税后利润更高呢?
总结:综上来说,变更为个体工商户,实际取得的税后利润比之前原有企业要高将近一倍。
案例二:通过调整薪酬结构来节税
某公司员工张先生每月从公司领取工资、薪金所得8000元,由于租住一套两居室住房,每月支付房租2000元。那么,张先生应纳个人所得税的税额为:
(8000-3500)×10%-105=345元。
为了帮张先生降低税负,在不增加雇主费用的情况下,公司可以怎么做呢?
税务筹划方案: 公司为易先生提供给免费住房,工资下调到每月6000元,由于个人所得收入减少,个人应纳税款则会降低,而雇主的费用负担不变。那么,易先生应纳个人所得税的税额为:(6000-3500)×10%-105=145元。
经过规划,易先生降低税负345-145=200元。
案例三:
李老板打算和两位朋友合开一家花店,预计年盈利180000元,工资每人每月1600元。花店面临合伙制和有限责任公司两种形式的选择,不同的身份意味着纳税的税率也不同,于是,这位李老板就有了疑惑,到底选哪种形式呢?
中财企航列出来这样一组数据:
两者比较,税收负担率相差27%,中财企航建议李老板选择合伙制形式开办公司。
每一家公司的具体情况都不相同,所以,具体的税务筹划方案还要从企业具体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