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税收事务中也存在着风险,那么税务风险的防范措施有哪些?阅读完以下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组织、公民的法定义务,而在现代企业中,企业越来越重视对税收筹划的管理,税收影响着企业未来的发展。如果不重视对税收风险的预防可能会产生些难以预料的后果。那么税务风险的防范措施有哪些呢?下面跟着一起了解一下吧!一、税务风险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税务风险防范主要有以下措施: 一是树立风险防范意识。首先,企业自身应做到依法诚信纳税,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核算系统,完整、真实和及时地对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准确计算税金,按时申报,足额缴纳税款,健康参与市场竞争。其次,在对外签定各种经济合同时,要严格审查对方当事人的纳税主体资格和纳税资信情况,防止对方当事人转嫁税务风险;对合同条款要认真推敲,防止产生涉税歧义和误解,尽量分散税务风险。 二是提高企业涉税人员的业务素质。企业应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利用多种渠道,帮助财务、业务等涉税人员加强税收法律、法规、各项税收业务政策的学习,了解、更新和掌握税务新知识,提高运用税法武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规避企业税务风险的能力,为降低和防范企业税务风险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是树立正确的纳税意识和税务筹划风险意识,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开展税务筹划。在强调对企业税务筹划人员的培训外。也应对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灌输 正确的纳税理念,使之破除以往把税务事宜只看作是财务部门工作的陈旧观念,树立全员参与、全员控制的新思维,积极理解支持财务部的工作。
四是密切关注税收法规政策的变化,树立法治观念,避免筹划手段选择上的风险。税务筹划的规则决定了依法筹划是税务筹划工作的基础。严格遵守相关税收法规是进行筹划工作的前提,一项违法的税务筹划,无论其成果如何显著,注定是要失败的。面对这种风险,企业一定要熟悉税收法规的相关规定,掌握与自身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内容,选择既符合企业利益又遵循税法规定的筹划方案。 五是评估税务筹划风险,定期进行纳税健康检查。评估税务筹划风险就是企业对具体经营行为涉及的纳税风险进行识别并明确责任人,这是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要理清自己有哪些具体经营行为,哪些经营行为涉及纳税问题,这些岗位的相关责任人是谁,谁将对控制措施的实施负责等。此外,还应定期进行纳税健康检查,消除隐藏在过去经济活动中的税务风险,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六是坚持成本效益原则。税务筹划可以达到节税的目的,使企业获得一定的收益。但是,无论是由企业内部设立专门部门进行税务筹划,还是由企业聘请外部专门从事税务筹划工作的人员,都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这些可能完全是出于税收方面的考虑,而非正常的生产经营需要。所以,税务筹划与其他管理决策一样,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只有当税务筹划方案的收益大于支出时,该项税务筹划才是正确的、成功的。 七是加强和中介组织的合作。税收问题先天具有的专业性、复杂性、实效性使得企业仅凭自己的力量往往很难应付,企业的税务筹划人员往往不能全面地掌握企业发生的所有业务涉及的税收政策,特别是企业在发生特种业务时,税收政策可能规定得不明确,企业又不愿意或不便与税务机关沟通,所以,寻找一个专注于税收政策研究与咨询的中介组织显得十分必要。中介组织还可以作为企业税收风险的外部监控人,代为承担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一部分职责,更好、更专业地监督、发现企业的税收风险并提供解决方案。 最后,还要搞好税企协调。由于某些税收政策具有相当大的弹性空间,税务机关在税收执法上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现实中企业进行的税务筹划的合法性还需要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的确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特别需要加强与税务机关的联系和沟通,争取在税法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取得一致,特别在某些模糊和新生事物的税收处理方面,要能得到税务部门的认可。二、税收风险的产生原因 (一)企业所处宏观环境诱发税务风险 企业外部税务风险因素主要有,经济形势和产业政策,适用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市场竞争和融资环境,税收法规或地方法规的适用性与完整性,行业惯例,上级或股东的越权及违规行为等。具体来讲,经济环境、政策和法规环境、执法环境发生变化,以及社会意识、税务执法等都会造成一定的税务风险。 为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税收政策、法规等将会不断调整和更新,在对财务、税收知识进行理解、认知、掌握和运用过程中,企业财务人员难免因为对新出台的政策理解出现偏差而给企业带来风险;不同税务执法机构和人员对同一企业的同一涉税行为的判断和裁定往往存在不同看法,尤其在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税务机关在涉税实务中具有的自由裁量权,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税务风险可能性。 (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税务风险 企业内部税务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经营者税务规划及其对税务风险的态度,企业经营理念与发展战略,经营模式或业务流程,部门间的权责划分与相互制衡,税务风险管理机制的设计与执行,企业信息的基础管理情况,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管理层的业绩考核,监督机制有效性等。当前,企业管理者涉税意识有待加强、财务工作者业务水平偏低、内部审计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以及近年来税务代理服务的出现,都是企业在微观上所面临税务风险的主要因素。 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者对经营状况了解有限以及对税务筹划理解扭曲,导致企业涉税行为出现偏差;财务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是保证涉税资料真实、科学、合法的重要砝码,也是企业正确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基础,如果财务人员工作失误过多,企业便会遇到较大的税务风险;企业内审是否健全,关系到税务风险水平的高低,内部审计工作失效会增加企业税务风险,同时极易造成企业非蓄意的税收违规行为;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也会给企业带来深层次的涉税缺陷;税务代理机构鱼龙混杂,业务人员能力有限、素质偏低的现状,使得多数代理机构服务只局限于代理纳税申报、发票领购、小型业户的建账和记账等简单的事务性工作,对企业税收筹划和咨询等较为复杂的代理业务则较难开展。
企业纳税风险防范的方法包括企业如何防控税务风险?
建立完善有效的涉税控制系统 一个有效的涉税控制系统有很多主要相关的因素,包括经营理念、人员素质、法律意识、税务文书、税务稽查、管理流程、社会关系和税务关系。 ...2. 做好汇算清缴,减少涉税风险 汇算清缴是企业发现自己税务风险的一个有利的程序。 ...3. 做好纳税审查,减少改制风险 企业可以自己做好纳税审查或者聘请税务律师来帮助企业进行纳税审查,了解企业纳税的情况,操作是否合规,有没有多扣少缴的情况,这样可以确保企业的纳税尽可能符合法律要求。4. 进行税务审计,降低收购风险 通过税务审计,不仅可以将各项应计未计费用、折旧全部补提,而且可以将各项应补缴的税款全部补提补缴。 ...5. 防范涉票风险 发票管理是中国税务机关比较重视的地方,也是很多企业容易进行违法行为的环节。 ...6. 降低税务筹划风险
如何防范税务风险增值税作为第一大税种,增值税税负率的风险防范更是重中之重。使用元知代账,只需登录系统就能自动生成增税税税表,然后点击【税务管理】-【税务监控】即可自动测算增值税税负率,帮助企业实时监控税负率,税负率高于或低于同行业指标时,会计通过及时调整,就能保证税表远离指标异常预警的红线。
智能算税
元知代账支持智能算税,智能匹配行业税负率,自动测算当月税负率。一键测算纳税水平可有效防范税务风险,高效赋能代账机构服务小微企业。另外,元知代账还支持智能风险检测,可自定义监测指标,可满足不同企业客户个性化要求。
随着税收大数据强监管时代的到来,对实际税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每月报表报送之前,会计都应本着符合业务真实性的原则进行自查。当关键指标出现异常时,对异常原因及时自我检查、内部处理,保证向系统报送的财务报表远离指标异常预警的红线,这样才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