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用流程图形式表示传统财务模式下日常税务管理的主要流程:
-> 税务登记与变更管理 -> 发票管理 -> 报税管理 -> 税务审计与评估
其中,具体步骤如下:
开始:日常税务管理流程的起点,包括税务登记、变更等基础操作。
税务登记与变更管理:对企业的税务登记信息进行管理,包括税务登记证申领、变更、注销等操作。
发票管理:对企业的发票进行管理,包括发票购买、领用、开具、核销等操作。
报税管理:根据企业的纳税义务和纳税计划,进行报税操作,包括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等。
税务审计与评估:定期进行税务审计和评估,确保企业税务管理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流程只是简单的概括了传统财务模式下日常税务管理的主要流程,实际操作可能因企业类型、税收政策和地区而有所差异。在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审计工作流程一般审计工作流程包括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预审阶段所有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必须在4月底之前披露年度报告,同时由于4月份之前有两个重要节日,即春节和清明节,实际年报审计工作的时间不足3个半月。所以一般会在11、12月的时候,安排会计师事务所会对公司进行财务报表预审工作。
预审工作,相对轻松些,不需要编制很规范的底稿,也不需要出具审计报告。这个阶段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公司内外部变化,形成风险评估底稿,完成内部控制测试底稿、实施涉及多科目的细节测试程序。
细节测试程序一般内容包括:
获取各月的银行对账单,实施银行账面数与银行对账单双向核对;
对期末余额较大的应收账款,大额发生额的销售业务实施细节测试,获取销售合同、发票、出库单、验收单等原始单据;
对期末余额较大的存货、应付账款,大额发生额的采购业务实施细节测试,获取采购合同、发票、入库单等原始单据;
对增加的长期资产,抽查合同、完工验收单、发票;对在建工程实施细节测试获取合同;
对银行借款实施所有发生额查验,获取贷款合同、担保抵押合同、银行借据等;
获取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报告、整理编制账面数与申报表核对表;
抽查员工工资表,同期比较分析单位工资的波动原因;
抽查费用,营业外收支大额发生额和特殊事项,获取相应的合同和发票、特殊事项的原始资料。例如诉讼事项需要获取法院判决文书;政府补助需要获取有关部门的红头文件及收款收据等;
第二阶段:盘点接近12月31日后的一个星期是会计师事务所最忙的时候,每个审计员都被安排到不同的项目上,对各种公司进行年报盘点工作。盘点主要包括:存货盘点、现金盘点、固定资产盘点、在建工程建设状态现场查看等
第三个阶段:询证多数企业会在1月15号左右,完成上一个年度的账务处理工作。这个时候审计人员根据企业导出来的最末级科目余额表,对往来款发函抽样,制作函证,并根据企业提供的地址进行往来款函证;根据企业提供的各银行账户信息,理财信息、贷款余额信息等,编制银行询证函,亲自在企业人员陪同下前往银行询证或根据企业提供的地址进行快递发函;
第四个阶段:现场审计之所以会有前面三个阶段,就是为了缩短现场审计的时间,避免突然大量繁重的工作内容整垮财务部,毕竟公司还需要正常运营。毕竟4、5月份之前,公司财务部除了要应付正常审计外,还需要申报各种税、制定年度预算等。一般企业这个阶段审计安排一周时间左右;这个时候的现场审计内容主要包括:
对预审截点至资产负债表日期间的业务进行审核;
编制实质性程序底稿,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公司财务、管理层进行必要的沟通;
第五个阶段:所内整理到了最后一个阶段,所有外勤结束,这个时候需要回所,进行底稿整理,将审定报表与纸质底稿核对;列出待补资料清单让企业补充。完成审计报告初稿的编制及底稿完成差不多的时候就需要送到风险控制部审核;审核完成后,根据审核结果,继续修改底稿、补充资料;最后所有待补事项均解决后,就可以出具审计报告了
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一下审计的五个阶段。实际审计过程中存在很多应该需要注意的细节或是意外的情况。如果您对这些敢兴趣,想听我分享的话,欢迎大家来关注我的今日头条号“财经奥迪特”,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评论区品论或是私信我。谢谢。
香港公司税务审计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有谁简单说一下吗?香港公司做账流程 : 评估、报价、商洽后签订做帐报税协议▬ 预交款项▬ 整理单据▬帐务处理▬做帐完毕▬付尾款 ▬交由核数师审计▬ 审计完毕▬报告交股东签署 ▬ 会计师持签署的审计报告去政府报税 ▬ 相关文件返还客户▬等待税局发出评税通知单▬交税。
香港公司做账审计是很重要的事,香港有关法定审计的规定如下:所有在香港注册成立的有限公司必须按照公司法例,每年进行一次以法定审计基准呈报财务报表。
在香港,会计、会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非注册会计师或非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为公司做审计,只有香港注册会计师才有资格进行法定审计并签署法定审计报告。
香港公司判定是否在香港经营;有否经营地址(非指注册地址)在香港;有否海外经营地址;有否在本地聘用员工;与客户及供应商协商及谈判地点;合同在何地签署;在本港有否客户或供应商;货物有否运经香港或在本港处理;公司银行账户是否有资金进出。
扩展资料
税务审计报告与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的区别
首先,税务审计报告收件人与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不同。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的收件人一般是审计业务的委托人,如:股份有限公司的全体股东。
而税务审计报告的收件人是要求实施税务审计的上级税务机关或本部门的税务机关。这是由于税务审计是税收征管的一个手段,税务机关和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是一种税收管理关系。
税务审计的委托人是对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有税收管辖权的有关税务部门,因此税务审计的收件人是要求实施审计的税务机关。
其次,税务审计报告意见与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不同。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结果和被审计单位的有关问题的处理情况,形成四种基本类型的审计报告: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但是,税务审计报告却不能采用这种类型的审计意见。这是因为,税法和会计准则的特点不同。税法具有刚性的特点,税法规定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在纳税活动中必须按照税法的规定准确地计算应纳税额,并在规定的期间内进行纳税申报、缴纳税款。
而会计准则规定会计人员可以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单位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等。由于税法的刚性原则,税务审计人员在发表审计意见时必须就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的具体的纳税事项做出详细的审计意见。
比如:就所得税而言,税务审计人员必须对纳税人的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中的应纳税所得的项目和计算正确性、应纳税所得的调减项目及调减额的计算的正确性等有关项目做出具体的说明。
最后,税务审计报告附件里包括的被审计单位的各种税款的纳税申报表和税务审计事项说明等内容,而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里没有附件这一项。
正像验资报告的格式与内容那样,税务审计人员在出具审计报告时必须对已经审计的被审计单位的各种税种的纳税申报表和有关税务审计事项的说明列在审计报告的附件里面,为税务审计报告的使用者对被审计单位的纳税情况有全面、详细的了解。
参考资料:
香港税务局▬《内地与香港关於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百度百科▬税务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