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对风险管理给出如下定义:“全面风险管理,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这一定义体现了企业风险管理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尽管风险管理渗透到现代企业各项活动中,存在于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日常管理当中,但它主要运用于企业战略管理层面,站在战略层面整合和管理企业层面风险是全面风险管理的价值所在。
全员化。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由企业治理层、管理层和所有员工参与,旨在把风险控制在风险容量以内,增进企业价值的过程。
专业性。要求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实施专业化管理。
二重性。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商业使命在于:①损失最小化管理;②不确定性管理;③绩效最优化管理。全面风险管理既要管理纯粹的风险,也要管理机会风险。
系统性。全面风险管理必须拥有一套系统的、规范的方法,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
老板必须知道的企业15大税务风险老板必须知道的企业十五大税务风险
内部借款
内部借款是指股东向公司借钱,股东向公司借款有可能涉嫌抽逃注册资本也可能涉嫌“视同分红”(股东借款超过一个纳税年度未归)从而导致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个对企业来说是不小的风险。
账外资金回流
把钱借给企业会被怀疑账外资金回流,比如一个做服装生意的老板卖了1000万元的脱衣服,客户都不需要发票,于是老板把这笔钱入进了自己的个人口袋,后来企业要进货需要钱,于是向老板个人借款,这个时候,税务局会认定为企业做两套帐,有账外资金隐藏收入,这对企业来说是个不小的风险。
商业回扣
商业回扣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非常常见,一位企业老板他们一年营业额9000万有差不多将近2000万的回扣,但这些回扣多,不可能会有发票的,更不可能代收受人扣缴个人所得税。常见的就是医疗器械或者医药行业。
支出无票
所谓支出无票,就是钱花出去了,但是没有拿到发票。发票对企业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尤其是在做账方面,基本上,企业或财务都知道,发票是主要的原始依据。事实上,企业很多支出都是凭发票做账,尤其是大型企业,做账比较规范,普遍如此。在税局“以票控税”的监管模式下,发票是每个企业都无法绕过的问题。
账面记录不规范
企业的账本或者会计凭证上写着“代开”,“税点”,“回扣”,“送礼”,“礼品”等字眼,会给企业带来不可预料的风险。
增值税发票虚开
增值税发票虚开一般指虚开增值税发票罪,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都属于增值税发票虚开:
(1)没有货物购销或者没有提供或接受应税劳务而为他人、为自己、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开具。
(2)有货物购销或者提供或接受应税劳务但为他人、为自己、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开具数量或者金额不实。
(3)进行实际经营活动,但他人为自己代开,其余的对不能反映纳税情况的有关内容,作虚假填写。
不合规票据
是指发票的抬头、日期等信息不合规。比如企业在1月份的报销中出现了12月份的发票,这就叫不合规发票。不合规票据还包括金额错误,备注档折扣等等,抬头简称是最常见的不合规定问题。
提前开发票
是指企业的交易还没有发生,成本还没有产生就庭前把发票开了,风险在于容易被税务部门认为虚开发票。
存货账实不符
民营企业存在前着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要么实际存货比帐面多要委实际存货比帐面少。
财政性资金收入不缴税
财政性资金收入,许多企业以为是政府补贴,如果缴税不就又还给政府了吗?所以不缴税,留下罚款、补税、滞纳金的风险。
两套账
很多企业都有两套账,内账和外账,实际上他们两套账处理非常简单粗暴,甚至根本不需要稽查,一看对外报表就能判断在通过两套账进行偷税。
大额不需要支付的应付账款
这很可能是企业买发票时,票买进来了,货款却不用付,只好挂“应付帐款买票越多,金额越来越大,最后在财务帐上留下后遗症无法消除。
公司注销问题
随着金税四期上线,社保入税、工商信息联网、银行流水监管,国家在不断地营造一个公平的税收环境。税务管理不规范的企业,风险越来越大,为了逃避风险,最好的办法不外乎规范企业纳税或注销企业。事实上。注销公司一般要做3-4年的税务稽查审计,企业的问题,能经得住稽查?
收入确认按开票时间确认
很多企业是收款的时候开票、确认收入,但也有企业存在客户要发票、打款时间和正常销售时间不一致的情况。如8月1号把货卖了(货已发送完毕)11月1号客户才给付款。
这种情况下,什么时候开票并纳税呢?纳税义务时间是什么时候?按税法规定,纳税义务时间是8月1号,但是大多数企业都是把11月1号客户付款并给客户开票的时间作为纳税义务时间,这也将导致税务风险。
公司账户套现
出借账户,或者帮客户提取现金。客户向企业购买10万元货款给了一张15万元的支票,让客户帮忙提取5万元的现金(不是要回扣,发票面额还是10万元),容易被认定为价外费用征税。
医疗器械经营公司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合理避税??????医疗器械企业是一个涵盖非常宽泛的行业
医疗器械企业涵盖生物制药、机械制造、高精塑料、精密电子等高新技术,其生产技术非常复杂,行业门槛高,属于国家重点鼓励支持发展以及扶持的产业。
医疗器械企业上下游涉税紧密相连
械企的上游主要包含了:高精电子制造、高端机械制造、生物化学、先进材料等等,开发制造和医疗器械的营销则属于医疗器械的中端,下游有各大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药房等;每一个环节都涉及相关的税收问题和企业管理的相关问题。
医疗器械企业属于国家税收优惠重点扶持对象
目前国家非常重视医疗器械行业的相关发展和前景,不断出台有相关的产业优惠扶持政策。
为什么医疗器械企应重视税务筹划?
医疗器械企业要提高整体的利润,才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医疗器械设备的研发上面。
而通过整体的税务筹划,以及财务相关制度的调整,能让利润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也能为企业节省大量的税金支出,提升医疗器械企业的综合税后收益。
根据行业经验,笔者认为,医疗器械企业的税务筹划,可以把握两个方面:
依法适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不必要的税金负担,节省费用支出、运营成本;
防范税务风险,牢固持守合规底线。
首先看第一点:
依法适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就是通过申请享受各种国家层面以及地方性医疗器械产业园区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方式,来节省自身企业的税金支出、费用支出、运营成本。
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其企业所得税可以减半征收,减按:15%来进行缴纳和征收。
针对小型微利企业的所得税减免,减半征收税收优惠政策
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
地方性相关产业扶持奖励政策(※)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针对医疗器械企业有税收优惠政策,在有特定政策的园区成立有限公司,正常经营纳税,园区会针对医疗器械企业对该地的税收贡献,对医疗器械企业进行税收方面的奖励扶持,可奖励地方留存后80%的税收,支持一类、二类、三类医疗器械企业入驻。
新疆五免五减半税收优惠政策(※)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