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务风险评估指标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08-12 20:12:28

税收风险识别指标主要包括企业纳税信用等级、税务稽查风险提示、税收违法案件查询等。

其中,企业纳税信用等级是企业识别自身税收风险的重要指标,税务稽查风险提示则是税务机关对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提示,税收违法案件查询则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同行业中存在的税收违法情况。

企业纳税信用等级是企业纳税信用评价的结果,反映企业纳税诚信水平,信用等级越高,表示企业纳税风险越低;税务稽查风险提示则是税务机关根据企业的纳税情况、经营模式等综合因素进行风险评估,为企业识别税收风险提供帮助;税收违法案件查询则可以通过查询税务机关公开的案件信息。

税收风险识别指标解读:

企业纳税信用等级是税务部门根据纳税人缴纳税款情况、申报质量等多方面评价纳税人纳税信用的评价结果,反映了企业的纳税诚信水平和税收风险。税务稽查风险提示是税务机关通过对企业税收风险进行综合评估,通过信函、电话、现场检查等形式提示企业可能存在的税收风险,促进企业自觉纠正违规行为。

税收违法案件查询是查询税务机关公开的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帮助企业了解同行业中存在的税收风险,提高企业防范风险能力。此外,税务部门还会根据纳税人的行业、经营规模、纳税情况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风险预警指标,帮助企业更好地识别税收风险。税收风险的识别不仅是对企业的一种警醒和提醒,更是企业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

税务风险预警指标

法律分析:1.增值税收入与所得税收入不一致预警;

存货扣税比异常预警;

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变动弹性异常预警;

预收账款占比过大预警;

所得税贡献率异常预警;

金额满额度高于90%预警;

风险点预警;

作废预警;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异常预警;

查账企业亏损预警。

税务部门现有有一套完整的评估软件,根据你的财务报表和所得税申报情况经过软件的分析,对所得税负担率低于同行业均值和其他不合理的情况等问题在税务征管系统自动出现预警;

要求你单位进行解释,如果解释税务部门认为不合理会启动稽查程序,对单位调帐进行税务检查。

如果是税务监控系统预警,税务机关发现后联系你们,那就说明你们财务数据有异常,存在偷税漏税的可能。尽量解释充分,否则有被稽查的可能。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企业所得税评估分析一类指标

纳税评估的意义

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运用数据信息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纳税申报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并采取进一步征管措施的管理行为。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强化税源监控,降低税收风险,减少税款流失,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搞好纳税评估,是基层税务机关和管理干部的一项基本功。开展纳税评估工作,要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资料,包括纳税人申报资料和相关信息数据,并辅之以必要的日常检查,了解情况,分析企业销售(营业)、库存、成本、实现利润、实现增加值等指标与其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的关系,综合分析行业总体税收状况和纳税人个体纳税情况,通过分析比较,摸清规律,发现问题。结合实际制定行业平均利润率、平均增值率和各税种相对于其税基的平均税负等评估指标,建立科学、实用的纳税评估模型,对纳税人纳税情况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测算纳税人实际纳税与应纳税额的差距,评估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增强管理的针对性。

评估指标及其预警

主要掌握纳税评估指标的含义、分类、分析指标及其预警值的设置方法。纳税评估指标是税务机关筛选评估对象、进行重点分析时所选用的主要指标,分为通用分析指标和特定分析指标两大类。

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有: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单位产成品原材料耗用率,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变动率,成本费用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税前列支费用评估分析指标,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其他业务利润变动率,税前弥补亏损扣除限额,营业外收支增减额,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付)账款变动率,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资产负债率等。上述指标可分为收入类评估分析指标、成本类评估分析指标、费用类评估分析指标、利润类评估分析指标和资产类评估分析指标五大类。

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由国税机关和地税机关根据各自征管范围设置。国税机关主要设置增值税、内资企业所得税和外资企业所得税特定分析指标。

增值税评估分析指标有:增值税税收负担率,工(商)业增加值分析指标,进项税金控制额,投入产出评估分析指标等。

内资企业所得税评估分析指标有:所得税税收负担率,主营业务利润税收负担率,应纳税所得额变动率,所得税贡献率,所得税贡献变动率,所得税负担变动率等。

外资企业所得税评估分析指标有:所得税税收负担率,应纳税所得额变动率,资本金到位额,境外应补所得税发生额,生产性企业兼营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经营收入划分额,借款利息,出口销售毛利率,资产(财产)转让利润率,关联出口销售比例,关联采购比率,无形资产关联交易额,融通资金关联交易额,关联劳务交易额,关联销售比率,关联采购变动率,关联销售变动率等。

分析指标及其预警值的设置方法

各地税务机关还可按照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征管工作的需要设置细化的纳税评估指标。纳税评估分析时,要综合运用各类指标,并参照评估指标预警值进行配比分析。评估指标预警值是税务机关根据宏观税收分析、行业税负监控、纳税人生产经营和财务会计核算情况以及内外部相关信息,运用数学方法测算出的算术、加权平均值及其合理变动范围。测算预警值,应综合考虑地区、规模、类型、生产经营季节、税种等因素,考虑同行业、同规模、同类型纳税人各类相关指标的若干年度的平均水平,以使预警值更加真实、准确和具有可比性。纳税评估指标预警值由各地税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大家都在看

税收风险包括哪些方面

即通过纳税能力估算(也称为税收流失估算或征收率估算)识别风险,称之为税收能力估算法;二是通过一些关键指标的纵向或横向比较,分析其异常变动及发展趋势发现某地区、某税种、某行业或某企业存在的税收风险,称之为关键指标

纳税评估中常见的预警风险指标

1、一般纳税人低税负预警2、所得税贡献率异常预警3、查账企业亏损预警4、一般纳税人税负变动异常预警四、资产类指标异常预警1、企业中其他应收款占比=其他应收款/资产总额*1002、存货扣税比=存货类进项税额÷(期末

企业如何进行税务风险评估?

税务风险评估企业税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评估企业税务遵从风险,发现潜在的税务风险,为企业税务管理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具体步骤如下:1.资料搜集:收集企业的税务登记证、业务合同、财务报表、税务申报表、纳税申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