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比例的,应当缴纳残保金。
自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对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在职职工总数20人以下(含20人)的小微企业,免征残保金。
保障金按上年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差额人数和本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之积计算缴纳。
计算公式如下:保障金年缴纳额=(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X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上年用人单位时间安排的残疾人及就业人数)X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
【法律依据】《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暂行规定全文》第二条?“保障金”是指在实施分散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地区,凡安排残疾人达不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根据地方有关法规的规定,按照年差额人数和上年度本地区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交纳用于残疾人就业的专项资金。
“保障金”按属地原则交纳,中央部门所属单位按照所在地地方法规的有关规定办理。
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有关规定,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达到规定的安排比例。
公司需要交残保金怎么办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不符合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的,应当缴纳残疾人保险金。
自工商登记之日起3年内,对安排残疾人就业不符合规定比例、在职职工总数不足20人(含20人)的中小企业,免征残疾人保险金。
保证金按照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不符合规定比例的差额和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的积累计算支付。
计算公式如下:保证金年支付=(去年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残疾人就业比例)X用人单位上年平均工资。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暂行规定》 第三条企业、城乡集体经济组织交纳的“保障金”从管理费用中列支,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交纳的“保障金”从单位预算经费包干结余或收支结余中列支。
公司有残疾人,残保金减免要怎么办?选择岗位外包,减少公司人数。残保金的缴纳金额有一个关键指标就是企业人数,企业员工越多,残保金交得越多。想减免企业费用又不影响企业正常运转,可以考虑岗位外包。岗位外包是指企业的员工仍旧在企业从事原工作,岗位外包后,企业员工和企业形成劳动主体隔离,不计入企业总人数中,通过这种形式减少企业员工人数,既不会损害企业的利益,也不会损害员工的权益;
与专业团队合作,安置残疾人。有的企业不想岗位外包,或者是岗位外包以后企业人数还是超出30人,仍需缴纳部分残保金,选择与相关专业团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