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抵扣进项税额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购进原辅材料、销售产品发生的税额后,在计算应缴税额时,在销项增值税中应减去的进项增值税额,简称进项税。
进项税就是购进货物时所发生的税金,可以和销项税抵,如进项税多可做为留抵税,用于以后月份抵,若销项税多则应向税务部门交纳税款。
所谓进项税和销项税是指增值税的进项和销项税。
增值税是国家就增值额征的一种税。
如果你是一般纳税人,你花1元钱买的商品的同时(卖方如果能提供增值税发票的话),给你商品的一方要替税务局向你收0.13元的税款。
你要向卖给你商品方支付1.13元.当你把1元的商品以1.2元卖出的时候(或加工成别的商品以1.2元卖出时),你要替税务局向购买方收取1.2乘0.13=0.156元税款.实际你的纳税额是0.156-0.13=0.026元:0.13叫进项税,0.156元叫销项税。
156抵减0.13元(即增值税抵扣)的过程就叫抵扣进项税,此时应交的税费=销项税-进项税。
抵扣的前提是你是一般纳税人,有认证过的进项税额.当月没抵扣完的可到以后抵扣.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八条 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征收税款,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开征、停征、多征、少征、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
农业税应纳税额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核定。
第二十九条 除税务机关、税务人员以及经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委托的单位和人员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税款征收活动。
扣缴义务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代扣、代收税款的义务。
行政法规没有规定负有代扣、代收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税务机关不得要求其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
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时,纳税人不得拒绝。
纳税人拒绝的,扣缴义务人应当及时报告税务机关处理。
税务机关按照规定付给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手续费。
进项税额怎么抵扣进项税额怎么抵扣根据税法规定,准予从销项税额当中抵扣的进项税额限于下列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税款和按规定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1、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从销货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上注明的增值税税款.2、纳税人购进免税农产品所支付给农业生产者或小规模纳税人的价款,取得经税务机关批准使用的收购凭证上注明的价款按10%抵扣进项税额.3、购进中国粮食购销企业的免税粮食,可以按取得的普通发票金额按10%抵扣进项税额.4、纳税人外购货物和销售货物所支付的运费(不包括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按运费结算单据(普通发票)所列运费和基金金额按7%抵扣进项税额.5、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购入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销售的免税废旧物资,可按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开具的有税务机关监制的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按10%计算抵扣进项税额.6、企业购置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可凭借购货所取得的专用发票所注明的税额从增值税销项税额中抵扣.进项税额转出月末结转会计分录怎么做?借:原材料等科目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银行存款进项税额怎么抵扣?。
进项税怎么抵扣按规定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不动产,发生用途改变,用于允许抵扣进项税额项目的,公告明确了其进项税额抵扣的具体方法.可抵扣进项税额=增值税扣税凭证注明或计算的进项税额×不动产净值率 依照本条规定计算的可抵扣进项税额,应取得2016年5月1日后开具的合法有效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一、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流程1.第一步:人们在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后,应该在一百八十天认完成认证,并用认证后的进项税发票进行抵扣,认证的方法就是直接进入国税局的网站当中,并下载一个能进行网站认证的软件,直接按国税局统一给出的密匙来进行安装,并进行发票上面的扫描上传等待认证后的回复,现在认证过后很快就能得到回复不用等待太长时间。
第二步:只有认证过的发票进项税才能进行抵扣,非增值税专用发票想要抵扣的话得采用不同方法,例如运输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发票的抵扣就是不能直接在网上进行认证的,需要采集相应的数据到国税局进行报税的时候并完成抵扣工作。
第三步:网上的申报的操作方法很简单的,每个月的一日至十日为抄税期,直接在电脑上面用抄税软件来进行操作即可。
第四步:抄税完成后把进项税、销售发票全部都打印出来,进项税得从认证通过的时候进行打印,销售发票上面的清单得从税控机中进行打印,根据打印出来的各种清单报表进行填写。
第五步:在官方网站上面进行发票进项抵扣,但人们需要注意的是抵扣当中有些不能在互联网上进行操作的,得去税务机构进行操作,现在网上的各种操作方法都越来越简单,只要流程和专业操作上面没有问题很快就能解决抵扣进项税额的。
_增值税三种进项税抵扣方法1.凭票抵扣2.计算抵扣3.核定抵扣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
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