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企业税务风险防范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07-26 01:18:39

企业老板和会计们,看过来!一定要注意你们企业的税负情况啊!税负偏低,引出上亿虚开大案!据悉,甘肃白银公布了一起税负偏低的虚开大案!2016年6月,白银市国税局稽查局稽查人员对辖区内医药行业开展区域税收专项整治行动中,发现白银市医药有限公司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697万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4737万元,特别是2016年元至6月半年时间,销售收入竟达到4405万元,申报的销售收入短期内呈几何数增长,但申报缴纳的税款却没有明显的增长,这样的申报数据明显异常。

这就是税务发现企业税务有问题的线索,这就是发现企业问题的一个影子!税务发现公司2014年才697万的销售收入,16年一下子增加到4700多万,这还不要紧,2017年半年收入就超过16年全年!这还不被盯上?哪些情况容易被税务稽查?1.变更法人之后,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异常的。

大量增值税专用发票滞留票。

利用农产品收购统一发票抵扣不实的情况。

商贸企业开具专票异常的,这个是近期打击重点!5.新办商贸企业短时间内,大量领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且税负偏低的情况。

不用说,就是为了买卖发票而生的这种。

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不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小规模企业。

小规模企业的老板和会计,记好了你们的开票金额啊,50万、80万、500万。

一旦达到了就再也不能成为小规模了!7.连续6个月零负申报。

有时候真的达不到咋办?因为税负在各个行业,不同地方,甚至时间不同都是有很大差距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

但是有时候,很多纳税人税负低是有正常理由的,比如市场不景气、产品滞销,就会造成进项税额大,长期留底不交税的情况,此时属于正常的情况,无须补税。

这些情况可以如实跟税务反馈就好了,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

至于不正常的原因是合理还是不合理,需要你们和税务来博弈!现在,税务稽查选案,基本是找一个行业展开,然后找这个行业里面税负异常的单位展开。

所以,一定要小心税负太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否则,下一个被稽查的就是你了!工商注册多少钱?找曼德企服放心,公司代办安全高效,税务顾问专业,曼德企服一站式服务专家。

760万元换一个教训:以票控税何以成“坑”?

在以票控税的征管模式下,无论是成本、费用等所得税税前扣除还是增值税抵扣,都需要发票。近年来税务机关利用金税三期,在对企业税务风险预警监测方面越来越警惕,企业如存在发票问题,被查处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01

最近,重庆市税务机关在北京市税务机关的大力协助下,查实重庆F投资有限公司以虚构业务项目、假发票入账、虚增成本方式,隐匿收入1116万元。

针对企业违法行为,重庆市税务机关依法对其作出补缴企业所得税,加收滞纳金并处一倍罚款共计760余万元的处理决定。目前,税款已全部追缴入库。

【案件始末】

稽查人员审阅了重庆F公司的电子账目,在分析管理费用时,一笔业务引起了稽查人员注意,企业2015年8月的7号凭证、22号凭证显示,该企业通过银行向北京X公司分别支付咨询服务费400万元、390万元咨询费?企业为何要向X公司支付790万元大额 咨询费 ?

稽查人员随即要求重庆F公司提供这两套凭证及附后的详细原始附件资料。

审阅原始附件发现,790万元服务费由9张增值税普通发票组成,由北京X公司于2015年8月26日开具,凭证附件的银行转账支票存根联表明,重庆F公司于8月31日将790万元汇入了北京X公司账户。

对于这项支出,重庆F公司的解释是,因为北京X公司为其策划并代理了一个借款业务项目,这是按照市场行情向其支付的中介服务费。稽查人员没有轻信对方的解释,继续对业务各方信息进行审核分析。

经查,重庆F公司采用假发票入账、伪造银行转账存根等方式,虚构与北京三家企业的咨询服务业务,虚列成本,共隐匿收入1116万元。针对该企业违法行为,税务机关依法对其作出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1倍罚款共计760余万元的处理决定。

02

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只要发生纳税义务,依法应当申报缴纳税款的,就必须履行申报缴纳税款的义务。而有少数纳税人为了逃避纳税义务,却采取种种违法手段达到少缴甚至不缴税款的目的,其中,采取以虚假发票列支成本费用进行虚假纳税申报就是一种典型的偷逃税方式。

根据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

同时,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光靠一张发票入账,无论是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上还是在税务管理上都存在漏洞和风险。更不用说是假发票了!

03

除了上文所说的风险纳税人,2019年企业有任何可疑迹象都会被税务稽查!米墨整理了企业常见的6种涉税风险,医药人务必对照自查!

不及时报税

增值税小规模年度申报收入小于开票金额

无论是自开发票还是代开发票,申报的收入一定不能小于开票的金额,小于开票金额就会触发风险模型应对任务的提示、纳税评估和税务核查程序。

有税收优惠金额,但没有优惠资

免税等税收优惠并不是随意享受的,必须符合相关法规规定。

私自填写免税销售,税务将采取措施进行应对。免税这一栏,注意了,一定需要留存真实、合法的备查资料,否则这一栏永远空着。

总是徘徊在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分界线的企业

因为很多企业不想成为一般纳税人,但是平时业务量确实大,于是便采取每到一般人纳税人临界线就停止开票,逃避一般纳税人的认定。

这种行为很难瞒过强大的税务信息系统,一旦被查,必然要补缴很多税款。

免税小微临界点发票作废的风险

小微企业季度末30万元免税额附近连续作废发票很可能是纳税人为了享受小微免税优惠而采取作废发票,下个月重开。

不过,作废需谨慎,税务监控很精准。

出口骗退税的企业

公安、海关、人民银行四部门联合启动预防和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犯罪合作机制,对出口骗退税保持高压态势,对通过高报数量、价格或空箱假出口等手法骗取国家退税的企业严惩。

因此,提醒各位医药人: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规范入账、合理报税,以减少在税务稽查时的风险,有些时候老板不是很清楚,要和老板沟通解释不规范财务的危害。如果老板总是我行我素,那么财务人员应当做好自保!

04

可以说,在税务机关控税不断升级、会计黑名单制度不断完善的今天,任何医药企业想要回避税务稽查逃避纳税义务,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了。

由于以票控税,很多企业所得税法里规定的经营行为,统一为应交尽交,应抵尽抵,而作为政策的执行者,企业也应当进行实时有效的税务筹划,以攫取红利,规避风险。

虚假票不能要,更不能买

这种现象很普遍,例如有个抽查二十户央企,十八户做假账,这里的假账税务方面主要是涉及到企业所得税。上面提到的找发票报销,以及淘宝等途径买发票,这些途径买到的发票都可以定性为与自身经营无关的成本或者费用,无法税前扣除,所以以后虚假票要慎重触及。另外大家对电子发票报销要确认好,避免被坑,容易出现重复报销。

在政策的大裂谷里找机会

现阶段税收却是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同时也有很多税收筹划的空间。例如资管产品征税的政策中转让金融产品的行为适用于差额征税,财税2017年90号中规定部分情形可以用收盘价等作为买入价,这样就完美的避开了以票控税的风险监控。

自身多学财税政策

只有这样,才能享受到自己应享的权利,财税政策繁多,没人敢保证自己都能完全记得住,运用好,所以很多时候政府机构不会主动给予企业优惠,最好的办法还是自身多学习,按照相关文件政策规范自身的经营情况,然后享受自身应有的权利,避免在以票控税的漩涡里受牵连。

医药、医疗器械企业常见的法律问题有哪些?

产品质量的法律风险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四条 生产者、销售者依照本法规定承担产品质量责任。

第四十三条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属于产品的生产者的责任,产品的销售者赔偿的,产品的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的责任,产品的生产者赔偿的,产品的生产者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

经营管理中的法律风险

l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 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

第二十二条 经营者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监督检查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投标者不得串通投标,抬高标价或者压低标价。投标者和招标者不得相互勾结,以排挤竞争对手的公平竞争。

第二十七条 投标者串通投标,抬高标价或者压低标价;投标者和招标者相互勾结,以排挤竞争对手的公平竞争的,其中标无效。监督检查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财务问题的法律风险 医疗器械行业的特点是资本投入大,回款周期长。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往往一方面承受着生产厂家业绩的压力,无条件地下单、订货,一方面因为医院的管理体制,无法及时取得货款。所以,经营企业资金压力特别大,不得不通过贷款或融资来缓解资金压力。贷款或融资一是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二是增加了法律诉讼的风险。

税务方面的法律风险 随着国家税务机关对于高收入行业稽查力度的加强,医疗器械行业也成为税务机关的重点监控对象。一方面,国家鼓励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税收优惠政策,一方面,国家对于避税、逃税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医疗器械公司法人风险

《民法通则》第49条有规定: 企业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担责任外,对法定代表人可以给予行政处分、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非法经营的;

(二)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三)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

(四)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理财产的;

(五)变更、终止时不及时申请办理登记和公告,使利害关系人遭受重大损失的;

(六)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委托生产的法律风险

针对委托方,委托不具备本条例规定条件的企业生产医疗器械,或者未对受托方的生产行为进行管理的,按照新《条例》第六十六条第(五)项规定处罚。

针对受托方,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委托生产终止后,受托方继续生产受托产品的,按照新《条例》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处罚。

针对委托双方,未办理委托生产备案手续的,按照新《条例》第六十九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处罚。

综合法律风险

合同纠纷

人事劳动纠纷

大家都在看

请问现在企业遇到的税务问题有哪些?

但这些回扣都不可能有发票,更不可能代收受人扣缴个人所得。商业回扣最常见于医疗器械或医药行业,这个行业有个显著的特点叫作。“两高一”。就是毛利高、税高、纯利润低,中间大部分钱都因为回扣消耗掉了。问题四:公司

央行大额现金管理试点来了!药企对公50万对私10万将受管控程

解读税收征管稽查新形势,使企业管理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企业税收安全环境进行重整,全面提升风险识别与应对能力,更加快速制定税务稽查风暴应急方案。组织机构指导单位:中国医药物资协会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主办单位:赛柏蓝

如何发现财务报表中的纳税风险

如增值税的分析上,纳税多少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显然是毛利率,医药企业、烟草企业毛利率高,所以纳税多,而传统的纺织企业则因为毛利率低而导致纳税少。而在企业所得税上,虽然毛利率与税负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决定所得额的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