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务申报操作流程如下:1、进入国家税务总局-网上办税服务厅、点击印花税申报;2、初始化, 填写纳税人信息、填写纳税所属期限信息;3、填写申报表;4、确认申报表。
检查有无错误,假如填写数据有误,可以点击返回,返回修改,如果填写无误,点击确认按钮,完成提交;5、查看回执。
提交后系统显示成功回执,可以点击打印按钮,打印回执。
纳税人如果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税务机关将责令其限期改正,可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
情节严重的,可以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机务机关将追缴其不缴或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纳税人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将依法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
下列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一)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三)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四)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五)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六)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七)其他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
企业纳税申报流程纳税申报流程是:1、按期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2、提交纳税申报资料,包括财务会计报表及其说明材料,与纳税有关的合同、协议书及凭证,税控装置的电子报税资料等主管税务机关规定的必报资料。
目前企业纳税申报的方式最常见的有两种,分别是上门申报和网上申报。
上门申报:也称直接报税,是指企业分别向国税和地税办理服务厅领购各种纳税申报表、费用缴纳申报表及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如实填写完毕后,连同其他申报资料在法定的纳税申报期限内,分别去国税办理服务厅和地税办理服务厅纳税申报窗口办理申报手续。
网上报税:企业在选择网上报税方式时,应当向税务部门提前申请,具体的申请流程如下:第一,企业填写《纳税申报方式申请审批表》报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纳税申报方式申请;第二,主管税务机关对企业报送的《纳税申报方式申请审批表》和附报资料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制发《税务事项通知书》通知纳税人。
对不符合条件的,在《纳税申报方式申请审批表》上注明理由,退回纳税人。
对未经批准的纳税人原则上按上门(直接)申报方式进行纳税申报。
申报网上纳税的流程:1.纳税人向国税局的征管部门提出网上申报纳税申请,经县(市)区局审批同意后,正式参与网上申报纳税。
纳税人向税务机关提供在银行已经开设的缴税账户,并保证账户中有足够用于缴税的资金。
纳税人与银行签署委托划款协议,委托银行划缴税款。
纳税人利用计算机和申报纳税软件制作纳税申报表,并通过电话网、因特网传送给税务机关的计算机系统。
税务机关将纳税人的应划缴税款信息,通过网络发送给有关的银。
由银行从纳税人的存款账户上划缴税款,并打印税收转帐专用完税证。
银行将实际划缴的税款信息利用网络传送给税务机关的计算机系统。
税务机关接收纳税人的申报信息和税款划缴信息,打印税收汇总缴款书,办理税款的入库手续。
纳税人在方便的时候到银行营业网点领取税收转帐完税证,进行会计核算。
具体的报税流程:月末结帐后,开始网上电子申报,然后去税务局交手工财务报表即可。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
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
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企业在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附送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
企业税务申报步骤是什么企业税务申报步骤:纳税申报人员在申报期限内打开当地“电子税务局”官方网站;纳税申报人员进行身份验证登录企业实名认证账号;选择“我要办税”栏目中的,“税费申报及缴纳”的功能模块;选择相应的税种,然后点击“填写申报表”功能;按照企业实际情况填写申报信息,然后点击“申报”选项,完成纳税申报。
税务申报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从开始生产、经营年度起,都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规定,进行汇算清缴。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由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自行计算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额,减除预缴税额后,计算全年应补税额,并填写年度所得税申报表及其有关资料,在税法规定的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年度纳税申报和缴纳应补缴的税款,或者申请办理抵税手续。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着重把握好以下五点:纳税人应对照现行企业所得税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及时、准确地汇集、摊销或分配产品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正确提取折旧、工资附加费等费用。
如果人为地多提有关费用,将会承担偷税的法律责任。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对因少提、不提应该提取的费用所增加的所得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不仅不可以减免,而且不得申请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