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资质人才挂靠建筑公司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10-30 05:26:55

挂靠是违法的,证书挂靠是不合法的,所签的协议不受法律保护,若挂靠人为企业员工,则企业名正言顺地运用证书;若不是,挂靠人一般都会要求企业支付一定的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第六十六条 建筑施工企业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对因该项承揽工程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造成的损失,建筑施工企业与使用本企业名义的单位或者个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挂靠的隐患:

首先是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一些企业看起来有资质,因为人证分离,它即便拿到工程也可能是通过临时组建的队伍来施工。另外如工程一旦出现质量或安全事故,则挂证人作为项目经理需要承担责任。

云南省住建厅建管处负责人表示,目前对“人证分离”的查处有一定难度,因为这是其个人和企业间的行为,仅通过合同很难认定是否存在违规行为,国家层面上的规定也不够细化。

法律专家建议,一方面租赁证书的人要提高法律意识,自觉杜绝这样的行为。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企业所提供的各种证书的审查力度,加大企业违规成本,严厉处罚个人和中介“出租”证书行为等,以遏制这一违法违规的灰色利益链。

建筑资质挂靠靠谱吗有哪些优缺点呢?

建造师挂靠这个问题在建筑行业由来已久,其实建筑行业远不止建造师,诸如勘察设计类的建筑师、结构师、电器工程师、岩土工程师等都存在挂靠问题,因为建造师在数量上整体比较庞大,更为大家熟悉。作为行业的一个准入资格,这些证书在企业申请资质以及投标揽活等方面都有需求。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对于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薪资待遇相对较好,人才整体比较充裕。但是对于一些小企业为了申请资质、承揽工程对建筑业人才有短期的需求,为了不增加人力成本,于是就催生了挂靠市场。

2018年11月22号,住建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一个通知如下,算是正式拉开了打击挂证的序幕。2019年3月1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曝光了各种资质证书挂靠,也算是将行业的灰色地带公之于众。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等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

mohurd.gov.cn

图标

根据住建部通知,整治主要分三个阶段:(一)自查自纠(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底)。(二)全面排查(2019年2月至2019年6月底)。(三)指导监督(2019年2月至2019年9月底)。

对人员及企业的处罚:对违规的专业技术人员撤销其注册许可,自撤销注册之日起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注册,记入不良行为记录并列入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向社会公布;对违规使用“挂证”人员的单位予以通报,记入不良行为记录,并列入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向社会公布;对违规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要依法从严查处,限期责令整改,情节严重的,依法从严给予行政处罚,直至吊销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对发现存在“挂证”等违规行为的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通报其实际工作单位和有关国家监察机关。

但是工作推进的并不顺利,因为挂靠问题由来已久,可以说是一个顽疾,而且涉及到很多方面。于是2019年2月2日住建部又发了一个补充通知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补充通知

mohurd.gov.cn

图标

总结起来就是情况比较严峻,问题比较复杂,工作需要顺延。比如里面提到的,注册单位或个人一方反映与另一方不存在聘用关系,而另一方不予配合办理注销或变更手续。这不就是因为挂靠产生了经济纠纷嘛。作为行业的潜规则,当时谈挂靠的时候大家都没想到住建部会突然开展整治活动。一般人才与企业之间都隔着一个中介,所以这个问题就更复杂了。费用退不退,怎么退,退多少,这都是问题。

根据我们国家的管理制度,中央文件下发省里,省里再下发市里,层层下发传达。

2019年1月29日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通信管理局五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浙江省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的通知》如下:

关于开展浙江省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的通知

zj.gov.cn

2019年3月1日浙江省住建厅又发了浙建建函〔2019〕149号文件,大意也是根据住建部的补充通知,进行整治工作的顺延。通知如下:

【浙江省建设厅】——职业资格“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补充通知

weixin.qq.com

图标

2019年10月11日,浙江省住建厅发布了一个通知,时间差不多快是住建部的指导督促时间了(2019年11月底)。通知内容如下:

​关于进一步做好工程建设领域“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

zj.gov.cn

通知中公布了一个数据,整理出目前尚未整改名单46258人。其他各省份也公布了一些数据,江苏20多万,河南13.8万,广东12.8万,山东10万多,辽宁5.3万,黑龙江4万多,吉林3万多等。粗略估计全国建筑行业的挂证人员应该在一百多万。

其实出了挂证名单,我想很多人都是在观望后续住建部会怎么处理。但是巧的是恰逢在2019年12月份开始爆发了武汉新冠疫情,进而席卷全国乃至全世界。新冠疫情的爆发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冲击,人们居家隔离或限制出行,对经济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很多中小企业面临破产,为了刺激经济发展,国家甚至出台了社保减免的政策,查处挂证这件事后面也不了了之了,只是各个省市后面在做一些零星的动态核查,这也是对企业进行抽查,并没有全面开展查处工作。其实据我观察挂靠行业慢慢的又在死灰复燃。

3.14有个叫小燕子的网民在国务院官网上给总理留言,在建筑行业火了一把。具体内容如下图。

小燕子信访

对于证书挂靠的利弊,其实完全是看站在谁的角度。人才、中介、企业其实都是既得利益者。人才在本职工作收入的同时可以拿到一份兼职收入;中介通过促成交易获得收入;企业通过挂靠证书,减少人力成本,降低企业支出,大家都能挣到钱。

但是站在政府及公众的角度,工程的建设都是一些未取得从业资格的人员在推进,可能会存在一些隐患,比如工程质量隐患、工程安全隐患等。

最后谈谈我对挂靠的一些看法。

挂靠是建筑行业从业者的一个福利,但未来不确定性非常大。

建筑行业的从业者整体收入水平其实并不算高,同样的成绩考取同样的学校,收入相较计算机、金融等毕业生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而且工作环境比较恶劣,房建还算稍好的,如果是桥梁、隧道之类的,往往都在荒郊野外。工作环境比较好的设计行业,这些年也因为恶性竞争,工作强度非常大,时常发生某某设计院员工猝死的新闻。考取证书,本单位如果需要可以给到一些额外的补贴,如果本单位不需要,可以放在外面,也是对收入的一种补充。

但是国家既然表明态度了,以后肯定是会慢慢整改的,所以不确定性非常大。像上面小燕子信访的那种社保唯一,不坐班的形式,如果自己有其他自由职业赚钱门路还好点,如果单纯只是靠挂靠一年十几万的收入还是不稳的。因为政策也有不确定性,指不定哪天出一个红头文件,减小中小企业经营压力,降低资质要求,这都是说不准的,到时候人员需求一下来,价格自然就会松动。

工程有风险,挂靠要谨慎。

像建造师这类的证书,企业拿来有两种用途,一是企业升资质,另一个是用来投标然后挂靠项目。升资质风险相对较小,如果是放在项目上,指不定哪天项目出事情要追责,到时候就倒霉了。比较有名的案例就是2009年上海闵行区在建的“莲花河畔景苑”楼倒倒事件,挂靠项目经理陆卫英被追究刑事责任,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像建造师这种证书还可以通过不考安全B证来规避企业私自挂项目。但是像结构师、岩土师等,没法规避企业私自刻章,用于出图,因此是存在风险的。

其实不仅以上风险,还有可能会碰上骗子中介或者骗子公司,网上随便一找,一大堆帖子。人才被中介或者企业骗,拿不到挂靠费用的事情比比皆是。因为这个事情本来就是灰色地带,你还不好报警,如果碰上了确实是比较头疼的事情。

挂靠建筑公司是什么意思?

挂靠建筑公司是指没有建筑资质或资质达不到要求的单位或个人接到建筑工程后挂靠资质达到工程要求的建筑单位,或以别人的建筑公司名义接工程业务,称之为挂靠。

大家都在看

挂靠建筑公司,如何承担责任

如果建设单位在知情的情况下仍与该被挂靠的施工企业签订合同,则建设单位也有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二、行政责任方面:建筑施工企业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的,责令改正,没收

建筑资质是否可以挂靠

建筑资质不可以挂靠。法律规定,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由此可见任何形式的建筑资质挂靠都是不被允许的。【法律依据】《建筑法》第二十六条,

施工资质挂靠合法吗

允许他人使用自己名义的企业为被挂靠企业,相应的使用被挂靠企业名义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或自然人为挂靠人。最高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规定,承包人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建设工程或者没有资质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