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务风险评价模型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07-26 02:10:00

有三类。

第一类是税务审计风险,即通过审计的方式发现企业在纳税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二类是税收规避风险,即对税务执法规定违背而行为规避税收的情况。

第三类是税务政策变更风险,即当税务政策发生变更时,企业由于没有及时更新自身政策而造成的风险。

税务局给出的疑点说明里,服务类行业通用风险模型和7020物业管理行业税收风险模型具体指的是什么?

风险模型是按照大行业和细分行业依据税法规定和企业申报的收入类、抵扣类、扣除类设定的指标值,疑点的出现是高于或低于控制指标值,企业有自己的实际经营情况,实事求是如实记账和如实申报应该没有风险的。

供参考。

税收风险识别方法有哪些

税务风险识别的主要思路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通过纳税能力估算(也称为税收流失估算或征收率估算)识别风险,称之为税收能力估算法;二是通过一些关键指标的纵向或横向比较,分析其异常变动及发展趋势发现某地区、某税种、某行业或某企业存在的税收风险,称之为关键指标判别法。

(一)税收能力估算法

税收能力估算是一种税收风险宏观识别方法,主要关注国家、地区、税种、行业、纳税人的潜在税收,进而分析税收流失状况、风险程度,以及变动趋势。税收能力估算的结果不仅可以应用于风险识别,还可以应用于税收预测、政策效应评估等方面。

自上而下法

即利用GDP等宏观统计数据,根据税收政策和应用税收经济学、统计学和国民经济核算等学科相关原理、模型和方法估算税收能力的方法。

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寻找宏观统计数据中与税基比较接近的指标(称为代理性税基),然后根据税收政策规定的抵免、优惠的情况调整数据,进而估算税收能力。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投入产出法、增加值法和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法等。我国已经应用投入产出法和增加值法开展增值税收入能力估算;二是根据税收与经济的关系,应用税收经济模型,利用宏观经济面板数据或时间序列数据估算税收收入能力,常用的方法主要有随机边界模型法、数据包络模型法以及税柄法等。这几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国家或地区总体税收能力估算。

优点:

①数据收集整理成本较小。

②操作上相对简单。

缺点:

①很难确定是否包括了地下经济和非法经济活动。

②假设条件较多,有些税收政策无法体现。

③无法提供比较详细的信息。

大家都在看

税收风险包括哪些方面

①个人所得税风险高于企业所得税;②对企业所得税来说,大企业、特别是跨国大企业的税收流失较严重,风险较高;③对个人所得税来说,工资薪金及投资收入税收流失较少,自我雇佣收入税收风险较高;

企业所得税评估分析一类指标

1.纳税评估的意义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运用数据信息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纳税申报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并采取进一步征管措施的管理行为。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强化税源监控,降低税收风险

税务风险管理管理实施办法

二、上下联动,明确税收风险管理工作职责(一)实行“统一分析、分类应对”管理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方法,就是把风险管理贯穿税收征管的全过程,形成风险管理规划、风险识别、等级排序、应对任务下达、应对处理和评价监督的闭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