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的意思解释具体如下:
隼是一种鸟,翅膀窄而尖,嘴短而宽,上嘴弯曲并有齿状突起。飞得很快,是猛禽,善于袭击其他鸟类。种类很多,如猎隼、游隼等。旧称鹘。
“隼”,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sǔn,最早见于《说文》中,在六书中属于指事字。“隼”的基本含义为鸟类的一科,翅膀窄而尖,上嘴呈钩曲状,背青黑色,尾尖白色,腹部黄色、饲养驯熟后,可以帮助打猎。
“隼”,初见于《说文》中,指事字。篆书从佳,从一,表示隼是有爪芒的凶猛的鸟。隼又称鹘,是一种凶猛的鸟。“隼”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祝鸠也。从鸟隹声。隼,鵻或从隹一。一曰鹑字。思允切。
隼的介绍
隼是国家重点保护鸟类。隼食肉,在鸟类食物链中处顶端。隼形目包括鸮形目以外的所有猛禽,是白天活动的猛禽。隼形目多为单独活动,飞翔能力极强,也是视力最好的动物之一。隼形目与其它鸟类不同,雌鸟往往比雄鸟体型更大。隼形目有4~5科,我国有2~3科。
隼是一种猛禽,在白天进行活动,它的视力很好,飞翔的能力很强。种类很多,主要有红隼、美洲隼、灰隼、马岛隼、白隼等,体长不固定,根据品种不同有所区别,有的体长30厘米左右,有的体长能达到50-60厘米。
乌鸦有什么特点?乌鸦的特点:嘴大喜欢鸣叫,性情凶猛,为雀形目鸟类中个体最大的,羽毛大多黑色或黑白两色,长喙,有的有鲜明的白色颈圈,黑羽具紫蓝色金属光泽;翅远长于尾;嘴、腿及脚纯黑色。
主要栖息于低山、平原和山地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次生杂木林、人工林等各种森林类型中,尤以疏林和林缘地带较常见。大多为留鸟。集群性强,一群可达几万只。群居在树林中或田野间,为森林草原鸟类,多在树上营巢。
主要在地上觅食,步态稳重。除少数种类外,常结群营巢,并在秋冬季节混群游荡。行为复杂,表现有较强的智力和社会性活动。
一般性格凶悍,富于侵略习性,常掠食水禽、涉禽巢内的卵和雏鸟。杂食性,吃谷物、浆果、昆虫、腐肉及其他鸟类的蛋。很多种类喜食腐肉。分布几乎遍及全球。
繁殖方式:
乌鸦终生一夫一妻。繁殖期的求偶炫耀比较复杂,并伴有杂技式的飞行。雌雄共同筑巢,巢筑于树的高枝上,呈盆状,以粗枝编成,枝条间用泥土加固,内壁衬以细枝、草茎、棉麻纤维、兽毛、羽毛等,有时垫一厚层马粪。每窝产卵5-7枚。
卵灰绿色,布有褐色、灰色细斑。雌鸟孵卵,孵化期16-20天。雏鸟为晚成性,亲鸟饲喂1个月左右方能独立活动。野生乌鸦可活13年。
隼是什么意思?隼是隼形目、隼科的一种鸟类,国家重点保护鸟类。隼的种类有很多,包括红隼、燕隼、白隼、马鸟隼、灰隼等多种类型。
隼是食肉动物,处于鸟类食物链的顶端。隼形目的鸟类是一种在白天活动的猛禽,它们经常单独活动,飞翔能力很强,视力也很好。隼形目和其它的鸟类不同,隼形目的雌鸟通常比雄鸟的体型还大。
隼的分布范围很广,大多分布在南北美洲、欧洲、亚极圈、温带亚州等地区。隼形目的鸟在鸟类中处在食物链的顶端,且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很多隼形目的鸟类也被人们认为具有勇猛刚毅等优良品格,所以有不少国家的国鸟是隼形目的鸟类。
隼的繁殖方式
隼多是一夫一妻,雌雄共同哺育后代。幼鸟生长得很快,有些种类的鸟离巢前要比成鸟体形大。幼鸟要经过1~3年的时间才会性成熟。
隼多在高树或悬崖隼上营巢。大型种类每窝产卵1~2枚,小型种类每窝产卵3~5枚。大型种类孵化期约45天,雏鸟留巢2个月后飞出;小型种类孵化期约30天,雏鸟留巢约1个月后飞出。雏鸟为晚成性。一般主要由雌鸟孵卵,雄鸟在附近警戒,并捕猎育雏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