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主观:常见的税务风险有哪些: 1、 公司 出资购 买房 屋、汽车,权利人却写成 股东 ,而不是付出资金的单位; 2、帐面上列示股东的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 3、成本费用中公司费用与股东个人消费混杂在一起不能划分清楚; 按照《 个人所得税法 》及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规定,上述事项视同为股东从公司分得了股利,必须代扣代缴 个人所得税 ,相关费用不得计入公司成本费用,从而给公司带来额外的税负。 4、 外资企业 仍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应付福利费,且年末帐面保留余额; 5、未成立工会组织的,仍按工资总额一定比例计提工会经费,支出时也未取得工会组织开具的专用单据; 6、不按《计税标准》规定的标准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在申报 企业所得税 时又未做 纳税 调整,有的公司存在跨纳税年度补提折旧(根据相 关税 法的规定成本费用不得跨期列支); 7、生产性企业在计算成品成本、生产成本时,记帐凭证后未附料、工费耗用清单,无计算依据; 8、计算产品(商品)销售成本时,未附销售成本计算表; 9、在以现金方式支付员工工资时,无员工签领确认的工资单,工资单与用工合同、 社保 清单三者均不能有效衔接; 10、开办费用在取得收入的当年全额计入当期成本费用,未做纳税调整; 11、未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没有依据的随意计提期间费用;或在年末预提无合理依据的费用; 12、 商业保险 计入当期费用,未做纳税调整; 13、生产性企业原材料暂估入库,把相关的进项税额也暂估在内,若该批材料当年耗用,对当年的销售成本造成影响; 14、员工以发票定额报销,或采用过期票、连号票或税法限额(如餐票等)报销的发票。造成这些费用不能税前列支; 15、应付款项挂帐多年,如超过三年未偿还应纳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但企业未做纳税调整; 上述4-15项均涉及企业所得税未按《企业所得税条例》及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计征,在税务稽查时会带来补税、罚税加收滞纳金的风险。 16、 增值税 的核算不规范,未按规定的产品分项分栏目记帐,造成增值税核算混乱,给税务检查时核实应纳税款带来麻烦; 17、运用“发出商品”科目核算发出的存货,引起缴纳增值税时间上的混乱,按照增值税条例规定,商品(产品)发出后,即负有纳税义务(不论是否开具发票); 18、研发部领用原材料、非正常损耗原材料,原材料所负担的进项税额并没有做转出处理; 19、销售废料,没有计提并缴纳增值税; 20、对外捐赠原材料、产成品没有分解为按公允价值对外销售及对外捐赠两项业务处理。 上述16-20项均涉及企业增值税未按《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计提销项税、进行进项税转出及有关增值税的其他核算,在税务稽查时会带来补税、罚款及加收滞纳金的风险。 21、公司组织员工旅游,直接作为公司费用支出,未合并入工资总额计提并缴纳个人所得税。 22、很多公司财务人员忽视了 印花税 的申报(如资本印花税、运输、租赁、 购销合同 的印花税等),印花税的征管特点是轻税重罚。 23、很多公司财务人员忽视了 房产税 的申报,关联方提供办公场地、生产场地给企业使用,未按规定申报房产税,在税务稽查时会带来补税、罚款及加收滞纳金的风险。 第三方信息暴露房企税务风险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风险管控做好2013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酒店业需防范四大税务风险日常会计核算中涉及的税务风险企业积极配合稽查有利于防控税务风险实施税务风险管理:成熟企业的必然选择
怎么查公司的税务风险怎么查公司的税务风险一、抽逃资本股东将出资款项转入公司账户验资后又转出.二、货币资金账实不符企业有银行存款、现金出现账实差异.三、存货账实不符要么就是实际存货比账面多,要么就是实际存货比账面少,无论哪种情况都会引发严重的税务问题.四、大量非经营性往来账面长期挂有大额其他应付款,老板借钱给企业.例如,有一个销售电动车老板卖了1000台电动车,客户没有要发票,老板把钱收进个人卡,后期公司要进货,账上没有钱,就向老板借钱,但金额这么大,且长期借款不还,税务局就会认定你隐藏收入.账面长期挂有其他应收款,如股东向公司借款,年度终了一直不还款,会视为分红,股东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五、收入的确认时间有些企业在收款的时候开票,确认收入,也有一些企业存在打款时间跟销售时间不一致,比如3月卖给客户,8月才收到款项,按照规定应按开票时间3月就确认收入,缴纳税款,不能以款项收到时间确认收入.六、发票、实物和资金不一致如果企业开的发票金额、实际发货数量跟回款金额不一致,就涉及到了虚开增值税发票,风险巨大,出现问题不仅面临罚款,还有可能会被判刑,所以这个一定要注意!七、应付账款长期挂账当企业购买发票,票买进来了不需要支付货款,所以他们不得不挂在应付账款上.他们买的票越多,金额越大,应付账款上的钱就越多.最后,留在财务账户上的应付账款无法消除.所以财务一定注意,这种行为风险也是巨大.八、大额现金支付费用结算起点1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可以使用现金,超出限额应通过开户银行进行转账结算,长期大额现金支付费用往往成为检查的疑点,一定要有足够的凭证支持.九、财政补贴收入不纳税财政资金收入是指企业从政府和其他相关部门获得的财政补贴、补贴、贷款贴息等各类财政专项资金.许多企业主认为这是政府给我的补贴,不用交税.但事实上,如果企业不对这部分资金纳税,也会产生罚款、补税、缴纳滞纳金等风险.财务提前开发票会有风险吗?提前开票是肯定有税务风险的,如果税务局稽查的时候,发现缴税的项目不对,少交了,不仅仅是补税的问题,还会涉及到可能觉得公司在偷税漏税,或者是虚开发票的问题,因为,在实际的交易中,有的企业是等不得拿货,就要发票抵扣,少缴增值税,但后来还是要货的,这也罢了,有不良企业是骗票或买票,根本不要货,一旦他被查,就会连累你企业涉嫌虚开增值税发票,这是法律责任.我们站在公司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对外开发票,就是销项税,买回来的原料,就是进项税,每月要交的税就是:销项减进项,所以一般老板都会要求财务控制开票金额,而且有时还会和税局有一定关系,比如票不够开,或者金额小的不给开之类的问题.怎么查公司的税务风险?在上文整理的相关介绍资料,小编老师相信学员们看完之后应该知道从哪些方面来检查公司是否存在税务风险.上文罗列的几项都是平时比较常用到的,如果你们还有其他方面的税务风险担心,那么不妨来本网站上找会计老师进行咨询,会有专业的老师指导你们学习的.。
税务稽查风险点及措施法律主观:1、税务稽查风险的概念 税务机关在依法对 纳税 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的情况进行税务检查和处理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风险。鉴于税务稽查负有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纳税和代扣代缴义务及对征收方征管行为是否符合国家税收 法律法规 和规章进行监督的职责,因此税务稽查机构和税务稽查人员就要对其作出的税务稽查结论及税务处理意见的公正性负责。如果税务稽查人员作出的税务处理决定有失客观公正,提出的稽查处理意见存在错误,那么他势必要承担相应的稽查风险和法律责任。 从广义上讲,税务稽查风险是指税务稽查人员在执行整 个税 务稽查任务中面临的风险,包括税务稽查人员判断失误的风险以及被稽查对象和环境因素造成的税务稽查人员受到损失或不利的可能性。 从狭义上讲,税务稽查风险是指被稽查对象存在税收违法行为,其会计报表、纳税申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税务稽查人员进行稽查后发表了不恰当的税务稽查意见的可能性,它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 2、税务稽查风险的种类 税务稽查风险主要有四大类: (1)被查对象存在着税收违法行为,但稽查人员在检查时未能发现,从而引起税务稽查意见失当的风险。 (2)受到稽查人员水平和稽查成本效率的制约,影响到税务稽查判断和评价的正确性,或稽查机构认为作出稽查意见的证据已充分可靠,但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的证据要求存在差距。 (3)税务稽查人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和自身素质的制约,如税务稽查人员的玩忽职守或徇私舞弊,对被查对象的涉税违法行为视而不见,造成不征少征税款,最后被追究刑事责任。 (4)税务检查事后因缺乏监督和管理,纳税人对检查结果不作正确的账务调整,导致企业再次 偷税 。 税务稽查风险潜在地存在于稽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稽查人员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很容易提出不恰当的稽查意见,产生稽查风险,因此有必要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比如:提高稽查人员的风险意识,规范稽查程序,收集充分可靠的稽查证据等,尽力将税务稽查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