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情节严重可吊销营业执照。
按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有关规定,对涉嫌等严重违法行为,移送司法部门。对恶意拖欠、情节严重的,依法责令停业整顿、降低或取消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直至吊销营业执照。
建议你:
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投诉;
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有欠条的,可以直接起诉到法院,要求支付欠条里的工资数额。
建筑企业资质真的取消了?企业资质取消的消息被无限放大,但资质真的会被取消吗?鲁班建业通说下自己对于资质是否真的会取消的见解:
行业竞争大。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那个行业没有乱象,教育、食品、建筑行业都算是好的了。从根本上说,行业的乱象都和企业、个人诚信体系缺乏有关。串标、围标等违法行为,取消资质就能杜绝这一切?不太可能,因此,取消资质至少现在是不现实的。
不能被忽悠,政府评定企业优劣的时代,资质不会马上离我而去,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都不可能!如果没有资质,业主如何相信哪些没有资质的企业,质量如何保证?
目前建筑市场,资质依然是标配,越高等级的资质自然是企业强大实力的重要象征。尤其是大项目的招标条件,没有任何弱化资质的迹象。如果你认为资质取消弄虚作假的机会更大,你就大错特错。做好自身调整,适应资质改革大环境,适应市场发展才是目前最重要的。
国家政策这么好有些建筑公司欠工资咋还这么难要呢职能部门和监管部门也解决不?欠薪问题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建筑行业,因为建筑行业和其他生产服务类行业相比,存在一个周期长的问题
举个例子来说:A企业要建一个厂区,建设投资1亿,B企业中标,撇开中间商不谈,A企业对于建设付款,一般是:首付款10%,材料款40%,验收款30%,尾款10%,质检保证金10%,而建筑行业一般毛利率在15%-20%左右,也就是说,在建设完工交付前,建筑单位通常是垫资来完成工程的,其利润点就是在质保后的10%,但一般建筑质检至少2年,通常来说,就是发包方压款,建筑方的钱垫到工程里,导致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支付建筑工工资。如果是层层发包,到下面的小建筑商手里,他们可能更缺乏流动资金,上面不给钱,下面没钱给。
虽然国家三令五申要求不许拖欠工资,但是落到实处最大的问题还是钱,发包方依据合同支付钱款,建筑商如果资金不足,就无法开工,工期延误会导致违约,发包方拒付,最后传导下来肯定是到末端的建筑工倒霉。一般基础建设或国有项目,通常对工资这块会扣除一部分金额作为保证金,以防建筑工拿不到工资,但一些地方项目或私人项目通常没有这个措施。
至于监管部门,除非真的遇到跑路,否则一般也很难管,为什么?很简单,如果监管过严,建筑商资金链势必会断裂,到时候建筑商放弃项目跑路,发包方就会停止付款,而建筑工肯定会失业,长此以往,中小建筑商就会全部倒闭,而变成极少数大建筑商的天下,到时候建筑工的就业压力就会大幅增加,实际上最终影响的还是建筑工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