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税收筹划需要以下关键操作的配合,即:
税收筹划=业务流程+税收政策+筹划方法+会计处理
因此,要做好税收筹划工作,需要抓住三个关键结合点,即将业务流程和现行的有关税收政策结合起来;将税收政策与其相适用的税收筹划方法结合起来;将恰当的税收筹划方法与相应的会计处理技术结合起来。下面就对这三个关键结合点进行具体的说明。
业务流程与税收政策的结合
这里所指的业务流程是企业发生某项业务的全过程,如企业发生某项投资行为、增加某种产品等。在发生业务的全过程中,纳税人必须要了解自身从事的业务从始自终涉及哪些税种,与之相适应的税收政策、法律和法规是怎样规定的,税率各是多少?采取何种征收方式,业务发生的每个环节都有哪些税收优惠政策,业务发生的每个环节可能存在哪些税收法律或法规上的漏洞,在了解上述情况后,纳税人就要考虑如何准确、有效地利用这些因素来开展税收筹划,以达到预期目的。
税收政策与筹划方法的结合
纳税人在准确掌握与自身经营相关的现行税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需要利用一些恰当的税收筹划方法对现行税收政策进行分析,从而找到与经营行为相适应的税收筹划的突破口。
筹划方法与涉税会计处理的结合
税收筹划的主要目的是减轻企业税收成本,降低税收负担。要达到此目的,只有税收政策和筹划方法还不够。因为企业的所有经营业务和过程最终要在会计科目中加以体现,因而纳税人还要利用好会计处理方法,把税收筹划的内容恰当地体现在会计处理上,才能最终实现降低税收负担的目的。
税务筹划从哪几方面入手税收政策筹划。
影响应纳税额的因素主要为计税依据和税率。
计税依据越小,则税率越低,应纳税额也越小。
因此,税收筹划一般从这两个方面着手进。
在企业所得税中,计税依据就是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有3档。
在进行该税种税收筹划时,如果从税率因素考虑,那么就有一定的税收筹划的空间。
办税费用筹划。
办税费用包括办税人员费用、资料费用、差旅费用、邮寄费用、利息等。
尽管办税费用在纳税成本中占的份额不大,但仍有筹划必要。
如对企业财会人员进行合理分工,由财会人员兼任办税员;通过网上申报降低资料费用等。
对于利息费用的降低途径可以采取递延纳税的办法。
额外税收负担筹划。
额外税收负担,是指按照税法规定应当予以征税,却完全可以避免的税收负担。
通常有以下几个项目:(1) 纳税人兼营增值税(或营业税)应税项目适用不同税率的,应当单独核算其销售额,未单独核算的,一律从高适用税率。
纳税人兼营免税、减税项目的,应当单独核算免税、减税销售额,未单独核算销售额的,不得免税、减税。
由于纳税人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企业税收筹划的时候,除了需要找准入手点,做好筹划方法选择之外,还需要把握好筹划的方向,这是因为选择对的方向,能够让税收筹划工作事半功倍。
税收筹划方案的关键切入点有哪些?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通过分散税基
利用税法弹性
利用税法空白
通过转让定价
通过延期纳税
利用会计核算方法
税务筹划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合理降低纳税人税负的经济行为。企业税务筹划作为一项“双向选择”,不仅要求企业依法缴纳税款以及履行税收义务,而且要求税务机关严格“依法治税”。企业税收筹划在减轻税收负担、获取资金时间价值、实现涉税零风险、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税收筹划的目标
(一)实现涉税零风险
实现涉税零风险可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实现涉税零风险可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名誉损失。
实现涉税零风险,不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和名誉上的损失,而且还可以使企业账目更加清楚,使得管理更加有条不紊,更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更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二)减轻税收负担
(三)获取资金时间价
(四)提高自身经济效益
(五)维护主体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