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交税都应该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如果超过期限,就要收取滞纳金,一般滞纳金是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
而缴纳滞纳金后,会计也要做相关的账务处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滞纳金的账务处理怎么做。
滞纳金的账务处理税收滞纳金是税法规定不得税前扣除的支出,我们把它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中。
例如某企业要缴纳一笔金额为50000的税款,但是会计人员在超过纳税限定日期12天后才发现这笔税款尚未缴纳,则缴纳税金和滞纳金要怎么进行账务处理?按规定滞纳金是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计算,因此要缴纳的滞纳金为50000×12×0.05%=300元会计分录如下: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50000营业外支出——税款滞纳金300贷:银行存款50300如果是补交以前年度的税款和滞纳金1、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营业外支出——税款滞纳金贷:银行存款2、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缴税费——企业所得税3、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哪些行为需要缴纳税费滞纳金?税收滞纳金可以税前扣除吗?会计人员要按时申报纳税,不要因为超期导致缴纳滞纳金,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滞纳金税务处理怎么做滞纳金是指行政机关对不按期限履行金钱给付义务的相对人,课以新的金钱给付义务的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税收滞纳金。企业支付滞纳金的时候,计入到营业外支出科目,其分录为
借:营业外支出—税收滞纳金
贷:银行存款。
企业税收滞纳金的账务处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按时申报缴纳税款的,除了补缴相应的税款外,还需要缴纳滞纳金。
对于税收滞纳金,应如何做账?企业税收滞纳金如何做账?税收滞纳金,主要指企业在没有按时缴税的情况下所缴纳的税款滞纳金。
即使因纳税人计算错误导致少缴税款的,随后尽管补缴了该笔少缴的税款,对于企业来说还是要缴纳税收滞纳金的。
政策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
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
税收滞纳金,可做以下账务处理:借:营业外支出—滞纳金贷:库存现金营业外支出科目,是指除主营业务支出和其他业务支出等以外的各项非营业性支出。
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
税收滞纳金如何计算?按照相关税收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对于税收滞纳金的计算方式,如下:税收滞纳金=滞纳税款×0.05%×滞纳天数公式中的滞纳天数为申报期结束后到补税日期间的间隔日期;对于缴纳滞纳金的比例要求,其数额的多少与纳税申报期限和实际缴纳日期密切相关,在计算相关滞纳金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计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