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企业税务筹划有哪些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07-25 16:10:33

法律分析: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有分散收益法、转移收益法、按费用分摊法或增加法。

个人工商户、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经营所得,以每个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成本、费用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而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

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增值税的计算方法和征管的要求是两种类型的纳税人所需要的。

进项抵扣制适用于一般纳税人,而小规模纳税人则要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不实行进项抵扣制。

采用比例税率筹划法,使纳税人适用更低的税率。

特定行业、特定地区、特定行为、特殊时期的税收优惠。

无形资产的摊销、摊销费用的摊销、固定资产折旧、存货计价方法、间接费用的分配。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条 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本法所称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本法所称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税务筹划包括哪些方面

从企业的组织形式上,寻找节约空间。

从组织形式上来看,企业被划分为两种类型——法人企业和非法人企业;非法人企业为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这三类企业只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就行了,税负较低;法人企业为有限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这类企业有双重课税问题。

具体需要根据企业的业务量和收入方式,合理选择企业的组织形式,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的税务成本。

从地域分布上,寻求节税空间。

国家对税收洼地和一些高新免税园区,实行特殊的税收优惠,目的就是为了招商引资;此时,注册公司时,可以合理选择这些优惠注册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节约税务成本。

从业务流程上来看,寻求节税空间。

通过研读国家的税务政策,改变企业的业务流程,使之符合国家的税收优惠标准。

税务筹划包括哪些内容

税务筹划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战略管理

(1)股权架构与层次如何设计与安排,对未来财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成立项目公司还是不成立项目公司,用法人股东还是自然人股东?关联的考量?注册地点安排在哪里更合适?

(3)注册资本多大以及出资形式不同对财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4)土地方与资金方如何合作?不同形式拿地税负比较,怎样最低?

(5)如何增加拿地过程中的土地成本例如拆迁成本?

(6)与政府如何合作与谈判?代建市政项目款项如何收回?

(7)一级与二级如何联动以增加土地成本?

经营管理

(1)开发产品设计不同对企业税务的影响,比如户型面积应定多大?应建独立车库还是地下连体车库?

(2)商业和住宅比例、普通住宅与非普通住宅比例;

(3)对外合同条款如何从财税角度修改最合理?

(4)报建形式、开发分期对税收的影响?

(5)如何增加工程成本?

(6)销售价格的制定与财税测算;

(7)促销方案选择对财税的影响;

(8)毛坯还是精装修?装修方案的税收测评;

(9)销售折扣管理与内控制度的落实;

(10)自己销售还是请专业公司销售,付费方式不同对税负的影响?

理财

费用发生后计入什么会计科目可节税、用什么样的费用分摊标准对公司最有利、资金利息计算方法的选择、合并或分期清算的选择、高管高额奖励如何规避个税等等。

如能事前从以上三个角度综合进行企业税务统筹与规划,不仅可大大降低企业税负,同时也利于公司的良性发展。

大家都在看

企业税收筹划方式包括些什么?

企业税务筹划,一般有哪些操作方式?企业税收筹划的5种策略:1、利用企业清算进行税务筹划2、利用外币业务市场汇率变化进行税务筹划3、利用对外捐赠进行税务筹划4、利用“股权转让”变为“先撤资再增资”进行税务筹划5、利用国家

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法有什么

1、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开展税务筹划,选择投资地区与行业;2、合理利用企业的组织形式开展税务筹划;3、利用折旧方法开展税务筹划;4、利用存货计价方法开展税务筹划;5、利用收入确认时间的选择开展税务筹划;

企业税收筹划有哪些方法

1、根据国家、地方税收优惠政策,合理的利用优惠政策完成税收筹划。例如,我国有的部分地区,有很大力度的税收优惠政策,像低税率,税收减免,部分行业免税优惠等等,所以各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层可以熟悉了解各地的税收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