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企业税务筹划合法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07-25 13:30:45

企业开展所得税税务筹划是合法的,但筹划方案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和税收政策,不得违反税法和税务机关的规定。

税务筹划是指企业根据税法规定和税收政策,通过采用合法的规避手段,最大程度地减少税负、优化税收结构的活动。例如,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合理推算成本费用、避免重复征税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有关税务的筹划都必须是合法和透明的。企业应当根据实际经营状况和需求去选择正确的筹划方式,遵守税收法律法规和税务规定,不得采取违法手段来减少税负。

做税务筹划是合法的吗?为什么有的人做筹划还是被认定为犯法了?

“税务筹划是偷税漏税吗?”“税务筹划会被稽查吗?”上面的对话让我们明白其实很多人对于税务筹划还是有着很深的误解,其实财税筹划是合法的节税筹划活动。是纳税人在国家政策允许的前提下,以降低税负为目的,对生产经营行为进行筹划安排,选择有利于节税的生产经营方案。

今天就为大家科普下税务筹划:

税务筹划的原则

一切的税务筹划都是以“商业模式”为基本前提

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实际上在整个专业里面的话,不管是会计也好、财务也好、税务也好,他们的角色都是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的一个反馈!

所以,如果是你的商业模式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或者你的业务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你说你要去做一个税务筹划,要把这个税金从多少变成多少,计算方式不一样税率不一样……这个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们讲一切的税务筹划都是以商业模式为基本前提的。

税务筹划必须“合理合法”

既然涉及到那么大的金额,税务筹划必须是合理合法的。这是一个基本前提!很多时候大家可能会碰到一些“江湖郎中”,他会告诉大家说,你要节约工资的个人所得税,那你就得找发票报销;你要节约增值税那你得去买发票。这些其实都是一些不合规或者是违法的行为!所以,大家去进行税务筹划的时候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 “合理合法”!

税务筹划都是“从上到下”

税务筹划呢,跟其他业务不太一样,这个其实完全是一个从上到下的过程。也就是说,管理层在了解了所有的这些不同业务在不同情况下得到的不同税务待遇之后,通过对商业模式再造过程中,产生了商业行为。这个商业行为本身,带了相应的一些税收的待遇。那么,这是完全的一个自上而下的行为。所以,大家要清楚,税务筹划不可能是说从员工层来发起,他一定是从管理层来发起的。

税务筹划需要“证据支持”

税务筹划的决定是由管理层做出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呢,是由全公司所有人来执行的。那么,在工作的过程中,大家会发现财务部会要求大家提供很多的“资料”,比如说合同、发票等等。这些东西其实都是“证据”的概念。所有的商业行为都是根据你所提供的这些证据来进行证明的。也就是说,你提供什么证据,就说明你实际上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商业行为,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税务筹划一定“执行落地”

很多事儿如果是吹牛逼,最后落不了地,就没有任何意义。那些上去非常美妙的方案,是不是能落地?这个是需要根据每个企业的不同情况去考虑的。比如说,高新技术企业也好双软也好,它对于企业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如果你现在的公司只有两三个人,规模特别小。那么,其实这个事情对你来说即便落地,也没有太大的意义。有可能成本太高,有可能对你的业务来说收益比较小,所以大家还是要去具体考虑这个执行落地的过程中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效果。

而税务筹划甚至是被政府鼓励的

可能还不知道,各个地方政府非常支持像我们这样提升税务服务升级的服务机构,一面协助政府普及税务知识,提高税源的广度,一面协助纳税人良好的利用国家政策,达到双赢效果。

关于餐饮企业税收筹划的问题

合理规避营业税

对于餐饮业来说,营业税是主要的税收支出,无论企业盈利或亏损都要缴纳。营业税的征收额根据纳税人的营业额乘以营业税率计算,而餐饮业的营业税率为5%的固定税率,所以要进行合理避税就只能从营业额着手。而营业额又不得不确认,不确认属偷税行为,所以企业应当根据自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延迟营业收入确认的时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九条规定:营业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收讫营业款项或取得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而餐饮的经营实际为:现金消费极少、签单消费居多,经营者往往在营业收入实现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以后才能收到营业款项,因此餐饮企业可以等到客户同意付款时才到税务机关领购发票(申报缴纳税款),通过滞延纳税时间减轻税收负担。例如,某餐饮店5月份签单10000元,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这10000元属于当月实现的营业收入,要在账面上进行记录,5月份应缴纳500元的营业税。若推迟入账时间,到收到该笔款项的当月确认营业收入,税款就可推迟缴纳,达到了滞延纳税时间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

合理规避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其轻重、多寡,直接影响税后净利润的形成,关系到企业的切身利益,是税收筹划的重点。

(1)利用成本费用的充分列支进行合理避税

企业利用成本费用核算进行合理避税,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成本核算方法、计算程序、费用分配等一系列合法要求进行企业内部核算活动。企业应纳所得税数额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和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求得。在税率既定的情况下,企业应纳所得税额的多寡取决于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多少。应纳税所得额则由企业收入总额扣除与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后计算求得。可

见,在收入既定时,尽量增加准予扣除的项目,即在遵守财务会计准则和税收制度规定的前提下,将企业发生的准予扣除的项目予以充分列支,必然会使应纳税所得额大大减少,最终减少企业的所得税计税依据,并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餐饮业的成本、费用主要有固定资产折旧(租赁费)、器具损毁摊销、人工工资、燃料动力业的原材料主要是家禽类、家畜类、蔬菜及其他农副产品、调味品,除了购买调味品可以取得发票外,其他大部分原材料都是从集贸市场采购,很难取得正规的税务发票,不能作为成本费用进行抵扣。建议对一些大酒店,其原材料尽量在超市、连锁店购买,以取得可抵扣的购货发票,增加成本开支。也可通过缩短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选择器具损毁摊销方法,增加前期费用摊销金额来减轻税收负担。如某酒店若一次购买5万元的冰箱、空调等固定资产,按冰箱、空调的正常使用寿命需在10年内计提折旧额,每年计提5000元,如果将折旧年限缩短为2年,则每年计提折旧25000元。那么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的前两年,每年多计入费用金额20000元,按33%的所得税率计算的话,每年将少交所得税6600元。虽然在这两种情况下十年内缴纳所得税的总额相等,但通过滞延纳税时间减轻了前期税收负担。相应采用一次摊销法对器具等低值易耗品进行摊销,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2)利用筹资方案合理避税

一般说来,餐饮业所需资金主要是自有资金和向金融机构贷款,而利用贷款是减轻税负合理避开部分税款的一个途径。企业自有资金由于所有者和占用者为一体,税收难以分摊和抵销,达不到避税的目的。而贷款的利息支出作为财务费用可以从税前利润中扣减,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而最终避税。

利用税收优惠合理避税

我国税制中有较多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这对避税是条件又是激励。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2]208号)等文件的规定,新办服务型企业(除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当年招收下岗失业人员达到职工总数30%(含30%)以上的,三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招用下岗失业人员不足职工总数30%的,三年内按计算的减征比例减征企业所得税。减征比例=(企业当年招用的下岗失业人员/企业职工总数×100%)×2。因此餐饮业应考虑招收一定数量的下岗人员,一方面因下岗人员求职心切可降低一部分人工费用减少企业所得税,另一方面可利用税收优惠减少企业综合税收,两者都能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利用起征点避税。我国税法规定对有些个体经营户每月销售收入或服务收入达不到规定起征点的,可免于征收营业税和所得税。因此对于一些小的餐饮店,应尽可能通过合法形式使服务收入控制在起征点以下,以便避税。

利用优惠税率避税。如前所述,企业的规模不同,在征收企业所得税时所采用的税率也不同,因此餐饮业不应盲目扩大经营规模,应考虑所处地的环境、人口、消费水平等情况,选择临界点规模(如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或年应纳税所得额在10万元),以享受优惠税率,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大家都在看

我是做餐饮的,想知道怎么做餐饮企业税收筹划

我是伍琳强。创业15年90后连续创业者。想学习更多创业知识搜索[伍琳强]。查看所有我的原创创业知识分享。

餐饮企业怎样进行税务筹划?

税务筹划对餐饮企业确实比较方便,进行合理的税务筹划,可以通过小时制或者兼职的方法来雇佣工人,这样可以给企业省去食宿等一些支出,从而是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等等,尤其我国对小规模的纳税人的税收优惠力度也会越来越大,选择

餐饮企业税务筹划有风险吗?

税收政策变化后,基于原税收政策的合法筹划方案可能会变成非法方案,从而带来税收筹划风险。2、操作方面的风险。餐饮企业税收筹划操作中的风险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应用和执行不到位带来的风险;二是在系统的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