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来说,计算税款并缴纳是一个重要的业务,并且利润越高税负就越高,这对企业来说是笔不少的支出,因此合理避税能为企业减少税费的支出。
那么企业所得税应如何合理避税呢?企业所得税合理避税的方法1、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开展,税收筹划,选择投资地区与行业:低税率及减计收入优惠政策;产业投资的税收优惠;就业安置的优惠政策;2、合理利用企业的组织形式开展税收筹划;(1)预计适用优惠税率的分支机构盈利,选择子公司形式,单独纳税。
(2)预计适用非优惠税率的分支机构盈利,选择分公司形式,汇总到总公司纳税,以弥补总公司或其他分公司的亏损;即使下属公司均盈利,此时汇总纳税虽无节税效应,但可降低企业的办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3)预计适用非优惠税率的分支机构亏损,选择分公司形式,汇总纳税可以用其他分公司或总公司利润弥补亏损。
(4)预计适用优惠税率的分支机构亏损,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分支机构扭亏的能力,若短期内可以扭亏宜采用子公司形式否则宜采用分公司形式,这与企业经营策划有紧密关联。
不过总体来说,如果下属公司所在地税率较低,则宜设立子公司,享受当地的低税率;3、利用折旧方法开展,税收筹划;4、利用存货计价方法开展税收筹划;5、利用收入确认时间的选择开展税收筹划;合理避税和偷税漏税的区别1、避税是合法的,偷税漏税是非法的。
避税的目的是通过避免缴税、少缴税和推迟缴税,使税收负担最小化;偷税漏税是通过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
避税的手段是利用税法的不完善之处或漏洞;而偷税漏税是对法律的无视。
避税技术的应用一般应在应纳税事实发生之前。
偷税漏税可以发生在纳税之前,也会发生在纳税之后。
企业减税降负的方法1、转移税收转移不会使整体税收减少,只是将税费转移到了供应商。
即通过依法向供应商、服务商等索取发票,用于抵扣和扣除自己企业的税收,达到本企业减税降负的目的。
实现税负转移的重要介质就是—发票,因此现在国家对于税收的管控也越来越严格,“金税三期”,“以票控税”等就说明了一切。
靠政策优惠比如国家对小规模纳税人月营业额不满3万免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还有对特殊地区、重点行业、部分企业的特别优惠政策,能直接降低企业税负。
或者一些贫困地区,国家级经济园区或者开发区等。
增值税企业可以运用小规模纳税人政策(季度30万以内免征增值税)、农业免税政策,进行增值税的节税筹划。
企业所得税我国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比较多,其中可以方便操作的,有小型微利政策(企业所得税最低5%)、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15%)、研发经费加计扣除政策(最高可抵扣100%的企业所得税)等等。
这些都是很容易操作的税收优惠政策。
怎么样合理规避企业所得税及时了解和熟悉企业所得税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税收优惠政策。
充分利用政策法规节约每一分税收。
要做好企业税收方面的预算。
使得企业年度税收有一个合理的安排。
企业所得税是一个跨年度的税种,对节税问题应该有长期的规划。
以合理合法为前提,以下方法可合理规避企业所得税:1.利用小微企业进行纳税筹划;2.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纳税筹划;3.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筹划;4.用好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5.向财税专业人士学习更多财税知识,定制税务筹划方案。
企业所得税的避税着眼点,一般在收入、成本、费用及损失的认定以及纳税人对于税收优惠措施的运用方面。
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1)刻意膨胀“成本、费用和损失”,利用各种虚假支出及列支项目,尽可能地扩大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缩小净收入,少纳所得税。
(2)膨胀“利息、工资和捐赠”,缩小计税依据。
由于新企业所得税明确规范了准予扣除的项目及标准,在这一点上的避税将会有所收敛。
(3)说服税务人员,在工资标准的调整上施加有利于企业的影响。
(4)在联营企业和关联企业之间通过转让定价等方式,转移利润,使利润在税负最轻的地方沉淀起来。
(5)挂靠所得税各种优惠等等。
由于所得税是对企业的所得征税,即纯收入征税,直接涉及各种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企业为自身的利润必须要寻求各种减轻税收负担的途径。
其主要方法是少做收入,多列成本,缩小利润总额,由于少做销售收入的避税方法已述,其内容基本相同,故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
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如何给企业合理避税法律主观:企业合理避税的方法: 1、合理利用免税政策; 2、合理利用减税政; 3、合理利用退税政策; 4、合理利用税收扣除政策; 5、合理利用税率差异进行纳税筹划。
法律客观:《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 企业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一)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 (二)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 (三)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 (四)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 (五)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 第二十八条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