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填写个人所得税申报表时,会涉及到所属期一栏项需要纳税人填写的,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填,对此,深空网就跟大家详细讲解。
个税税款所属期是什么?个人所得税申报表中的所属期是指该业务发生的日期,而所得期就是实际取得该收入的时期,比如某年的4月份的工资企业是在5月份发放的,那么4月1日至4月30日就是该申报的所属期,而该年的5月份则是所得期。
个人所得税填写方法个人所得税中税款所属期填写方法:7月工资收入,在8月申报,税款所属期应该是7月。
所属期等概念的区别1、“所得期间”:指扣缴义务人支付纳税人应税所得的时间,也就是纳税人实际取得应税收入的时间。
“所属时间(起)”、“所属时间(止)”:是指纳税人该项所得的所属期间,又称为“收入所属期”。
对于工资薪金所得、生产经营所得等可以通俗解释为个人取得该项收入而付出劳动的期间。
“税款所属时期”是指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产生纳税义务的时间。
扣缴义务人支付应税所得的同时,纳税人因此产生应负担的纳税义务,所以从时间角度看“所得期间”与“税款所属时期”是同一时间段。
个税免征额公众对“起征点”存在误解。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个人所得税免征额”。
“起征点”与“免征额”有着严格的区别:所谓起征点,是征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
征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时不征税。
一旦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或超过起征点时,则要就其全部的数额征税,而不是仅对其超过起征点的部分征税。
所谓免征额是在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它是按照一定标准从征税对象总额中预先减除的数额。
免征额部分不征税,只对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
二者的区别是:假设数字为2000元,你当月工资是2001元,如果是免征额,2000元就免了,只就超出的1元钱缴税,如果是起征点,则是不够2000元的不用交税,超出2000元的全额缴税,即以2001元为基数缴税。
个人所得税怎么填写个人所得税的填写具体如下:1、缴税月份即填写取得所得的所属月份;2、纳税人编码即填写办理税务登记时,由主管税务机关所确定的税务编码或纳税人身份证号码;3、填表日期即填写办理纳税申报表的实际日期;4、所得项目即按照个人所得项目分别填写。
同一所得项目取得时间不相同的,仍填入一行,并在“所得期间”栏内分别注明;5、减除费用数额即按照个人所得应减除的费用额填入本栏。
不减除费用的,不填写;6、已扣缴税费即如纳税义务人在同一所得期间取得所得已被扣缴的税费,填写此栏;7、速算扣除数即超额累进速算扣除数是依据税法规定的级距和每一级距的税率,预先计算出来的。
只要级距和税率不变,速算扣除数也不变;8、声明填写纳税人本人姓名即可。
如纳税人不在时,也可填写代理申报人的姓名。
【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
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个人所得税年度申报怎么改成月度申报登陆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扣缴客户端,选择需要更正的“税款所属月份”。
点击【综合所得申报】进入综合所得申报界面,点击【4申报表报送】查看当前月份申报状态,只有申报状态为“申报成功”的情况下才允许启动更正申报。
点击【更正申报】按钮,启动更正申报,系统提示往期错误更正申报成功后,需要对后续税款所属期的综合所得预扣预缴申报表进行逐月更正。
启动更正时,系统会自动导出一份当前有效的申报记录供纳税人留存备用并提示保存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