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局对企业的风险评估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08-21 12:24:15

税务风险可以分为5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一是需补缴税款、缴纳滞纳金、罚款和刑事责任的税务风险,比如虚开发票;二是需补缴税款、缴纳滞纳金、罚款和可能承担刑事责任的税务风险,比如偷逃税;三是需补缴税款、缴纳滞纳金、罚款的税务风险,比如不申报纳税;四是需补缴税款、缴纳滞纳金的税务风险,比如逾期纳税;五是只需补缴税款的税务风险,比如税务机关导致不缴或少缴税款的。

拓展资料:一、税务风险企业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_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_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_另一方面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有关优惠政策,多缴纳了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税收负担。

简介一般认为,企业税务风险是指企业的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地遵守税法规定,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

但是,《两小时了解税务风险》的作者张岂认为,这一静态的定义并不能很好地揭示税务风险的本质。

他认为税务风险是指企业在遵从税法时的实际.表现与应该达到的实际标准之间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损失的不确定性。

主观性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对同一涉税业务存在不同理解,这直接导致税务风险的产生。

同时,纳税业务在相关业务中表现出主观态度,不同税务机构对税收制度的理解大多不同,这都是税款征纳双方较难做到沟通中的认同”。

企业税务风险因此而出现,并且由于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大有小。

税务部门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后会怎么处理

没问题的,不处理;

有问题的,补税加收滞纳金;

触及增值税发票虚开虚进的,移交稽查。

企业的税务风险有哪些

企业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是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

另一方面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有关优惠政策,多缴纳了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税收负担。

一般认为,企业税务风险是指企业的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地遵守税法规定,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

扩展资料

税务风险几乎是所有纳税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相比,由于经济规模大,业务范围广,重大事项多,社会关注度高等原因,其潜在的税务风险更多,风险爆发的可能性更高,造成的损失更大。

第一,用企业管理代替税务管理。大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由于上级公司对下级公司绝对控股或全资持股,在股权、财产、经营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力,不自觉地把具有法人地位的不同公司,当作一个企业看待,在并购重组、资产划转等方面,习惯采用无偿划转等方式。

尽管在企业管理上可以将不同的法人企业作为一个企业对待,但在税务管理上,不同的法人企业,甚至不同的分公司之间,都可能是一个个独立的纳税人,相互之间的经济往来。

应该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往来收取价款、支付费用,税法一般不承认无偿划转。企业统一管理和税务区别管理的矛盾,导致许多潜在的风险。

第二,用情理观念代替税法规定。在处理某些具体问题时,很多大企业往往首先从情与理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税法的规定出发。情与法之间,理与法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合情合理的做法,不一定合法。

比如,企业自税务机关取得的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手续费,虽然实践中可能存在不征的现象,但严格来讲,应该征收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税务机关之所以给企业支付部分费用,是因为企业给税务机关提供代理服务了。

一些纳税人从情理的角度出发,认为税务机关支付的手续费不应征税,税务风险由此产生。涉税问题的处理,首先应该从税法的规定出发,将税法作为判定是否应该纳税的统一尺度,在执法和司法的过程中,法大于情,法大于理。当然,不合情、不合理的规定,也应适当调整。

第三,观念更新落后于征管的进步。税务机关不断从制度建设、技术手段、思想观念等方面强化依法征税,征管的环境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随着金税工程的实施,税务机关已经建立一套完整严密的征管系统,新的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更是要求纳税人将更多的涉税信息提交给税务机关。

同时,税务机关不断完善依法征税的制度建设,税务人员随意执法的现象已经明显减少。与征管环境的变化相比,有的纳税人的观念,还停留在以往的习惯,遇到涉税问题,不是分析原因。

避免再犯,而是通过传统的找人“摆平”的方式,尽管可能暂时平息事态,但以后还是难免再次爆发,导致更大的损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税务风险

大家都在看

企业税务风险评估管理子系统包括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定点联系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一条第一项的内容获悉,企业税务风险评估管理子系统包括定点联系企业数据采集分析平台模块、企业基本信息补充采集模块和企业风险管理调查问卷模块。企业税务

税务风险管理管理实施办法

纳税评估应对任务一般应在4个月内完成,其中特别纳税调整应对任务一般应在12个月内完成。(3)风险提示应对任务由县局纳税服务科负责接收,并组织实施。对任务实施结果进行反馈,需反馈的信息包括:风险提示方式及内容、企业反馈情况等。风险

新时代如何提升税务系统财务风险防控能力

税务局内部需要建立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将预防和控制风险的措施纳入日常工作。2、加强对涉税企业的风险评估和监测。通过数据分析和监测,及时发现和排查涉税企业的风险点,对存在高风险的企业进行重点关注和管理。3、整合税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