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成立公司主要有两个步骤,一是取得市场监管局颁发的营业执照,二是到税务机关登记,成为纳税人。
创业公司可能面临的涉税风险点有哪些?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汉阳代理记账公司! 1.没有进行税务登记。
有些老板拿到营业执照后马上开始经营活动,不自己完成税务登记,也不找代理记账机构协助。
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税务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2000-10000元的罚款。
未按时申报纳税的 完成税务登记后,公司需要建立账簿并按时申报纳税。
一些老板认为他们在开始盈利前不报税。
但他们不知道,逾期报税的企业,不仅会被判定为风险纳税人,面临罚款,还可能进入失信黑名单,给个人征信带来不利影响。
长期零申报 有些老板知道没有营收的公司可以零报税,就以为这样总能解决报税的问题。
但他们不知道,如果公司连续六个月以上零申报,就会被税务机关列为重点监控对象,可能会被税务检查,甚至会被吊销营业执照,失去经营资。
账目混乱,难以处理。
大部分不选择代理记账机构的老板,后期都会遇到账目混乱的问题。
非会计专业的人很难把繁杂的账本和账目梳理清楚。
烂账、乱账容易导致偷税漏税。
如果被税务部门查出,将面临高额罚款,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
盲目节税减压 25%的企业所得税对许多公司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有些老板觉得交了税没多少利润,就从网上复制所谓的节税技巧和方法,风险极大。
如果他们不小心触犯了税法,就会被判定为偷税漏税,得不偿失。
初创公司如果想妥善处理税务事宜,降低涉税风险,建议找专业正规的记账机构。
一个月几百元就能提供经验丰富、专业性很强的老会计,高效解决各种财务问题,避免财务混乱。
如果税负过高,代理记账机构还可以提供税收筹划服务,熟悉税收法律法规和各种优惠政策,合理合法地降低税负,有助于减少应税行为,增加利润,优化利益,让生意更轻松。
成本高于收入会有税务风险吗?来看看老会计怎么说一般情况下,企业成本低于收入,才能获得一定的盈利。
但有时候也会出现成本高于收入的情况,那么成本高于收入,是否有税务风险呢?接下来就跟着深空网小编一起来了解成本高于收入会有税务风险吗?我们来看看老会计怎么说。
成本高于收入会有税务风险吗?每个月,企业需到税务局完成纳税申报工作,同时报送相应的会计报表(按季度进行也可),无需另行备案。
但税务局会根据企业情况安排相应人员进行纳税评估,且给予一定的评估建议。
假设发现不实情况,则会要求企业补税。
企业如果不改正,也不补税,不作理由及情况说明,或者理由不充分。
那么税务局将会提交到稽查局,对企业作重点稽查。
综上所述,如果企业成本高于收入这一情况长期存在,那么是会有税务风险的。
知识拓展:税务风险介绍1、企业税务风险内容: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其一是企业出现了不符合税收规定的纳税行为,比如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缴纳。
因此面临补税、罚款、声誉损害及刑罚处罚等风险。
其二是企业经营行为没有适用准确的税法规定,比如相关优惠政策没有完全用上。
从而出现了税款多交的情况,也就是承担了不必要的税收负担。
企业税务风险特点:企业税务风险有着主观性、必然性及预先性的特点。
主观性指的是纳税人及税务机关对于同一涉税业务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也就导致出现了企业税务风险;必然性指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最终目标为将税后净利润最大化,而税收本身是具有强制性特点的。
因此也就出现了企业及政府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最后使得企业难以规避税务风险。
预先性也就是指企业税务风险的存在要先于税务责任履行的行为。
提起了解企业税务风险的预先性,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税务风险。
老板必须知道的企业15大税务风险老板必须知道的企业十五大税务风险
内部借款
内部借款是指股东向公司借钱,股东向公司借款有可能涉嫌抽逃注册资本也可能涉嫌“视同分红”(股东借款超过一个纳税年度未归)从而导致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个对企业来说是不小的风险。
账外资金回流
把钱借给企业会被怀疑账外资金回流,比如一个做服装生意的老板卖了1000万元的脱衣服,客户都不需要发票,于是老板把这笔钱入进了自己的个人口袋,后来企业要进货需要钱,于是向老板个人借款,这个时候,税务局会认定为企业做两套帐,有账外资金隐藏收入,这对企业来说是个不小的风险。
商业回扣
商业回扣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非常常见,一位企业老板他们一年营业额9000万有差不多将近2000万的回扣,但这些回扣多,不可能会有发票的,更不可能代收受人扣缴个人所得税。常见的就是医疗器械或者医药行业。
支出无票
所谓支出无票,就是钱花出去了,但是没有拿到发票。发票对企业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尤其是在做账方面,基本上,企业或财务都知道,发票是主要的原始依据。事实上,企业很多支出都是凭发票做账,尤其是大型企业,做账比较规范,普遍如此。在税局“以票控税”的监管模式下,发票是每个企业都无法绕过的问题。
账面记录不规范
企业的账本或者会计凭证上写着“代开”,“税点”,“回扣”,“送礼”,“礼品”等字眼,会给企业带来不可预料的风险。
增值税发票虚开
增值税发票虚开一般指虚开增值税发票罪,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都属于增值税发票虚开:
(1)没有货物购销或者没有提供或接受应税劳务而为他人、为自己、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开具。
(2)有货物购销或者提供或接受应税劳务但为他人、为自己、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开具数量或者金额不实。
(3)进行实际经营活动,但他人为自己代开,其余的对不能反映纳税情况的有关内容,作虚假填写。
不合规票据
是指发票的抬头、日期等信息不合规。比如企业在1月份的报销中出现了12月份的发票,这就叫不合规发票。不合规票据还包括金额错误,备注档折扣等等,抬头简称是最常见的不合规定问题。
提前开发票
是指企业的交易还没有发生,成本还没有产生就庭前把发票开了,风险在于容易被税务部门认为虚开发票。
存货账实不符
民营企业存在前着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要么实际存货比帐面多要委实际存货比帐面少。
财政性资金收入不缴税
财政性资金收入,许多企业以为是政府补贴,如果缴税不就又还给政府了吗?所以不缴税,留下罚款、补税、滞纳金的风险。
两套账
很多企业都有两套账,内账和外账,实际上他们两套账处理非常简单粗暴,甚至根本不需要稽查,一看对外报表就能判断在通过两套账进行偷税。
大额不需要支付的应付账款
这很可能是企业买发票时,票买进来了,货款却不用付,只好挂“应付帐款买票越多,金额越来越大,最后在财务帐上留下后遗症无法消除。
公司注销问题
随着金税四期上线,社保入税、工商信息联网、银行流水监管,国家在不断地营造一个公平的税收环境。税务管理不规范的企业,风险越来越大,为了逃避风险,最好的办法不外乎规范企业纳税或注销企业。事实上。注销公司一般要做3-4年的税务稽查审计,企业的问题,能经得住稽查?
收入确认按开票时间确认
很多企业是收款的时候开票、确认收入,但也有企业存在客户要发票、打款时间和正常销售时间不一致的情况。如8月1号把货卖了(货已发送完毕)11月1号客户才给付款。
这种情况下,什么时候开票并纳税呢?纳税义务时间是什么时候?按税法规定,纳税义务时间是8月1号,但是大多数企业都是把11月1号客户付款并给客户开票的时间作为纳税义务时间,这也将导致税务风险。
公司账户套现
出借账户,或者帮客户提取现金。客户向企业购买10万元货款给了一张15万元的支票,让客户帮忙提取5万元的现金(不是要回扣,发票面额还是10万元),容易被认定为价外费用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