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不同(1)自然人是最基本的民事主体,世界各个国家或者地区民法都有关于自然人的规定。
(2)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年应税销售额,包括一个公历年度内的全部应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
认定标准不同(1)自然人民法上的自然人首先是具有自然生物属性的人,自出生起就具有民事主体资。
借助辅助生殖技术的人(如试管婴儿)也是自然人。
(2)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纳税人年度应纳税额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取得一般纳税人资。
年度应纳税销售额不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新开纳税人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取得小规模纳税人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第六条凡从事生产、经营,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业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当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其他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除按照税务机关规定不需办理税务登记者外,应当在按照税收法规的规定成为法定纳税人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当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第八条纳税人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应提出申请登记报告和有关批准文件,同时提供有关证件。
主管税务机关对前款报告、文件、证件审核后,予以登记,发给税务登记证。
税务登记证只限纳税人使用,不得转借或转让。
税务登记的内容包括:纳税人名称、地址、所有制形式、隶属关系、经营方式、经营范围以及其它有关事项。
自然人怎么做税务登记《关于税收征管若干事项的公告》中,“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人应办而未办营业执照,但发生纳税义务的,可以按规定申请办理临时税务登记”,因此从2020年3月1日起,自然人可以开始办理临时税务登记了。
那么自然人怎么做税务登记?以下由我为大家具体解答,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自然人可以做税务登记吗 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依据税法规定,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登记管理的一项法定制度,也是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定手续。
经营的个人应办而未办营业执照,但发生纳税义务的,可以按规定申请办理临时税务登记。
自然人怎么做税务登记 一般需要到原税务部门办理临时登记,具体流程还需要咨询当地税务部门。
税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领取临时工商营业执照或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报办理临时税务登记。
符合下列三种类型的临时登记可核发《临时税务登记证》。
从事生产、经营并领取临时工商营业执照的纳税人。
所需资料包括《税务登记表(适用临时税务登记纳税人)》一式二份,并加盖公章或签章、临时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一份、经营者身份证明文件原件及复印件一份、经营场所证明原件及复印件一份(注:经营、业务场所证明文件上所列地址必须与临时工商营业执照上的地址一致)。
有独立的生产经营权、在财务上独立核算并定期向发包人或者出租人上交承包费或租金的承包承租人。
所需资料包括《税务登记表(适用临时税务登记纳税人)》一式二份,并加盖公章或签章、承包承租合同复印件一份、承包承租人身份证明文件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境外企业在中国境内承包建筑、安装、装配、勘探工程和提供劳务的。
所需资料包括《税务登记表(适用临时税务登记纳税人)》一式二份,并加盖公章或签章、承包建筑、安装、装配、勘探工程和提供劳务的合同复印件一份、负责人身份证明文件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税务登记的期限 1、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向生产、经营地或者纳税义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如实填写税务登记表,并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供有关证件、资料。
扣缴义务人应当自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扣缴税款登记,领取扣缴税款登记证件;税务机关对已办理税务登记的扣缴义务人,可以只在其税务登记证件上登记扣缴税款事项,不再发给扣缴税款登记证件。
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不需要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变更登记的,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其他情形,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前,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按照规定不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注册登记的,自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告终止之日起15日内,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一般自然人办理临时税务登记需要到原税务部门办理临时登记,具体流程咨询当地税务部门。
以上就是整理的对“自然人怎么做税务登记”的解答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知识。
税务上的自然人指什么(自然人税务登记是干嘛的)税务自然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
亦称“纳税主体”。
指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与个人。
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
每一种税都规定有相应的纳税人。
如产品税以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和进口应税产品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又如国营企业所得税以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国营企业为纳税人;联营企业先分配所得的,以投资各方为纳税人等等。
自然人是具有自然生物属性的人,从出生开始就获得了民事主体资。
借助生殖辅助技术出生的人,也同样属于自然人。
同时,作为民事主体的自然人还需要法律的承认。
如在古罗马时代,斯巴达人通过征服拉哥尼亚把原有的居民变成奴隶,这些奴隶虽然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但没有被法律承认为自然人,在统治阶级的眼中,他们的法律属性是财产而非自然人。
近代以来的民法,承认自然人为当然的民事主体,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得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自然人包括本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自然人在电子税务局中的年度申报表,应该在元旦过后就可前列,一般的话需要准备好自然人的身份信息,月度收入还有一些其他综合所得等数据,当然现在税务机关放管服,如果年度应查补纳税额小于400的话,可以不做申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