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额抵免优惠明细表怎么填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08-20 17:59:43

税额抵免优惠明细表怎么填答:1.第1列"年度":填报公历年份.第6行为本年,第5行至第1行依次填报.2.第2列"本年抵免前应纳税额":填报纳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表A100000)第25行"应纳所得税额"减第26行"减免所得税额"后的额.2012和2013年度的"当年抵免前应纳税额":填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08年版)第27行"应纳所得税额"减第28行"减免所得税额"后的余额.2014、2015和2016年度的"当年抵免前应纳税额":填报纳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4年版)第25行"应纳所得税额"减第26行"减免所得税额"后的余额.3.第3列"本年允许抵免的专用设备投资额":填报纳税人本年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发票价税合计金额,但不包括允许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按有关规定退还的增值税税款以及设备运输、安装和调试等费用.4第4列"本年可抵免税额":填报第3列×10%的金额.5.第5列至第9列"以前年度已抵免额":填报纳税人以前年度已抵免税额,其中前五年度、前四年度、前三年度、前二年度、前一年度与"项目"列中的前五年度、前四年度、前三年度、前二年度、前一年度相对应.6.第10列"以前年度已抵免额-小计":填报第5+6+7+8+9列的合计金额.7.第11列"本年实际抵免的各年度税额":第1行至第6行填报纳税人用于依次抵免前5个年度及本年尚未抵免的税额,第11列小于等于第4-10列,且第11列第1行至第6行合计金额不得大于第6行第2列的金额.8.第12列"可结转以后年度抵免的税额":填报第4-10-11列的余额.9.第7行第11列"本年实际抵免税额合计":填报第11列第1+2++6行的合计金额.10.第8行第12列"可结转以后年度抵免的税额合计":填报第12列第2+3++6行的合计金额.11.第9行"本年允许抵免的环境保护专用设备投资额":填报纳税人本年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专用设备的发票价税合计价格,但不包括允许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按有关规定退还的增值税税款以及设备运输、安装和调试等费用.12.第10行"本年允许抵免节能节水的专用设备投资额":填报纳税人本年购置并实际使用《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节能节水等专用设备的发票价税合计价格,但不包括允许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按有关规定退还的增值税税款以及设备运输、安装和调试等费用.13.第11行"本年允许抵免的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投资额":填报纳税人本年购置并实际使用《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发票价税合计价格,但不包括允许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按有关规定退还的增值税税款以及设备运输、安装和调试等费用."抵免税额"与"免抵税额"概念上有什么区别?抵免税额是企业所得税法律概念.抵免税额,是指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国务院的来税收优惠规定源抵免的应纳税额.免抵税额是出口退税法律概念.免抵税额就是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劳务和提供增值税零税率应税服务,外贸企业出口增值税零税率的自己开发的研发服务或设计服务与出口货物的应退税额抵顶内销税额的部分.当期免抵税额是指当期免抵退税额减去当期应退税额之后的余额,其反映的是"免抵退税"企业当期从内销应纳增值税税额中抵减的那部分出口免抵退税额.。

老师 汇算清缴时的税额抵免优惠明细表是什么意思?里面需要怎么填

汇算清缴时的税额抵免优惠明细表是什么意思?里面需要怎么填 一、适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享受专用装置投资额抵免优惠的纳税人填报。 二、填报依据和说明 纳税人根据税法、《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环境保护专用装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装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装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48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节能节水专用装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和环境保护专用装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的通知》(财税〔2008〕115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安全生产专用装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的通知》(财税〔2008〕118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装置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256号)等相关税收政策规定,填报本年发生的专用装置投资额抵免优惠情况。 三、有关专案填报说明 1.第1列“年度”:填报公历年份。第6行为本年,第5至第1行依次填报。 2.第2列“本年抵免前应纳税额”:填报纳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A100000)第25行“应纳所得税额”减第26行“减免所得税额”后的金额。2009-2013年度的“当年抵免前应纳税额”:填报原《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第27行“应纳所得税额”减第28行“减免所得税额”后的金额。 3.第3列“本年允许抵免的专用装置投资额”:填报纳税人本年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装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装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装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装置的发票价税合计金额,但不包括允许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按有关规定退还的增值税税款以及装置运输、安装和除错等费用。 4第4列“本年可抵免税额”:填报第3列×10%的金额。 5.第5至9列“以前年度已抵免额”:填报纳税人以前年度已抵免税额,其中前五年度、前四年度、前三年度、前二年度、前一年度与“专案”列中的前五年度、前四年度、前三年度、前二年度、前一年度相对应。 6.第10列“以前年度已抵免额—小计”:填报第5+6+7+8+9列的金额。 7.第11列“本年实际抵免的各年度税额”:第1至6行填报纳税人用于依次抵免前5年度及本年尚未抵免的税额,第11列小于等于第4-10列,且第11列第1至6行合计数不得大于第6行第2列的金额。 8.第12列“可结转以后年度抵免的税额”:填报第4-10-11列的金额。 9.第7行第11列“本年实际抵免税额合计”:填报第11列第1+2+…+6行的金额。 10.第8行第12列“可结转以后年度抵免的税额合计”:填报第12列第2+3+…+6行的金额。 11.第9行“本年允许抵免的环境保护专用装置投资额”:填报纳税人本年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装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专用装置的发票价税合计价格,但不包括允许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按有关规定退还的增值税税款以及装置运输、安装和除错等费用。 12.第10行“本年允许抵免节能节水的专用装置投资额”:填报纳税人本年购置并实际使用《节能节水专用装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节能节水等专用装置的发票价税合计价格,但不包括允许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按有关规定退还的增值税税款以及装置运输、安装和除错等费用。 13.第11行“本年允许抵免的安全生产专用装置投资额”:填报纳税人本年购置并实际使用《安全生产专用装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安全生产等专用装置的发票价税合计价格,但不包括允许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按有关规定退还的增值税税款以及装置运输、安装和除错等费用。 四、表内、表间关系 1.表内关系 (1)第4列=第3列×10%。 (2)第10列=第5+6+…+9列。 (3)第11列≤第4-10列。 (4)第12列=第4-10-11列。 (5)第7行第11列=第11列第1+2+…+6行。 (6)第8行第12列=第12列第2+3+…+6行。 2.表间关系 (1)第7行第11列≤表A100000第25-26行。 (2)第7行第11列=表A100000第27行。 (3)第2列=表A100000第25行-表A100000第26行。

汇算清缴上报时,税额抵免优惠明细表A107050-前五年度0必须=本年度的前五年度2011是什么意 这个原因,我也遇到正好今天解决了。税额抵免优惠明细表这张表不管有没有都要填,资料预设是0,只需要年度2011、2012、2013、2014、2015填上,就可以提交了。

汇算清缴A107040所得税优惠明细表不自动计算什么原因 你好!A107040是“减免所得税优惠明细表”。表中的第4、29行是自动计算;第2、18、20行需要填相应的表格才能显示。其他行次是根据你(单位)享受优惠的情况填写。不能自动计算可能的原因有:1、你是否是直接在电子表格上填写,如果是,那么表格里要新增相应的计算函式才行;2、软体错误。软体是否及时升级或者软体里有档案丢失。 希望能帮到你,如对回答满意,请采纳

A105050《职工薪酬纳税调整明细表》填报说明本表适用于发生职工薪酬纳税调整专案的纳税人填报。纳税人根据税法、《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扶持动漫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5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商务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65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体产业和积体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等相关规定,以及国家统一企业会计制度,填报纳税人职工薪酬会计处理、税法规定,以及纳税调整情况。一、有关专案填报说明1.第1行“一、工资薪金支出”: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金额;第4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第5列“纳税调整金额”为第1-4列的余额。2.第2行“其中:股权激励”: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职工股权激励计划,会计核算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第4列“税收金额”填报行权时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第5列“纳税调整金额”为第1-4列的余额。3.第3行“二、职工福利费支出”: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福利费的金额;第2列“税收规定扣除率”填报税法规定的扣除比例(14%);第4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按第1行第4列“工资薪金支出-税收金额”×14%的孰小值填报;第5列“纳税调整金额”为第1-4列的余额。4.第4行“三、职工教育经费支出”:根据第5行或者第5+6行之和填报。5.第5行“其中:按税收规定比例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适用于按照税法规定职工教育经费按比例税前扣除的纳税人填报。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不包括第6行可全额扣除的职工培训费用金额;第2列“税收规定扣除率”填报税法规定的扣除比例;第3列“以前年度累计结转扣除额”填报以前年度累计结转准予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余额;第4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按第1行第4列“工资薪金支出-税收金额”×扣除比例与本行第1+3列之和的孰小值填报;第5列“纳税调整金额”,为第1-4列的余额;第6列“累计结转以后年度扣除额”,为第1+3-4列的金额。6.第6行“其中:按税收规定全额扣除的职工培训费用”:适用于按照税法规定职工培训费用允许全额税前扣除的的纳税人填报。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成本费用,且按税法规定允许全额扣除的职工培训费用金额;第2列“税收规定扣除率”填报税法规定的扣除比例(100%);第4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第5列“纳税调整金额”为第1-4列的余额。7.第7行“四、工会经费支出”: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成本费用的工会经费支出金额;第2列“税收规定扣除率”填报税法规定的扣除比例(2%);第4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按第1行第4列“工资薪金支出-税收金额”×2%与本行第1列的孰小值填报;第5列“纳税调整金额”为第1-4列的余额。8.第8行“五、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的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的金额;第4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的金额。第5列“纳税调整金额”为第1-4列的余额。9.第9行“六、住房公积金”: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的住房公积金金额;第4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住房公积金金额;第5列“纳税调整金额”为第1-4列的余额。10.第10行“七、补充养老保险”: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的补充养老保险金额;第4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补充养老保险的金额,按第1行第4列“工资薪金支出-税收金额”×5%与本行第1列的孰小值填报;第5列“纳税调整金额”为第1-4列的余额。11.第11行“八、补充医疗保险”: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的补充医疗保险金额;第4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按第1行第4列“工资薪金支出-税收金额”×5%与本行第1列的孰小值填报;第5列“纳税调整金额”为第1-4列的余额。12.第12行“九、其他”:填报其他职工薪酬支出会计处理、税法规定情况及纳税调整金额。13.第13行“合计”:填报第1+3+4+7+8+9+10+11+12行的金额。二、表内、表间关系(一)表内关系1.第4行=第5行或第5+6行。2.第13行=第1+3+4+7+8+9+10+11+12行。3.第5列=第1-4列。4.第6列=第1+3-4列。(二)表间关系1.第13行第1列=表A105000第14行第1列。2.第13行第4列=表A105000第14行第2列。3.第13行第5列,若≥0,填入表A105000第14行第3列;若<0,将其绝对值填入表A105000第14行第4列。相关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3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释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4年版)》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28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释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2014年版]等报表》的公告

2014年度的企业所得税,税额抵免优惠明细表怎么填 你这属于亏损不交税,不是减免税。汇缴的时候如果调整后还是亏损无需缴纳,也无需账务处理

税额抵免优惠明细表为什么是灰色的填不上数字 此表适用于享受专用装置投资额抵免优惠的纳税人填报。 说明不适合你们的

汇算清缴应交税费明细表怎么填(增值税期末账面余额 如期末余额为贷方数字,说明期末应缴而未缴的增值税额。 如期末余额为借方数字,说明期末还有待抵扣的增值税额,且当期无增值税费缴交。

“汇算清缴”是什么意思? 一、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是按年计征,按季预缴,年度汇算清缴。汇算清缴的期限是年后4个月内,这是给企业一个全面自查自核的机会,也最后一次的调整机会,该提的提足,不该进成本费用的全部剔除,确保不缴冤枉税(多缴),减少少缴税的风险(偷税)。 二、汇算清缴是纳税调整,不需要作会计处理的,通过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征收企业所得税,只是减少了可供企业税后分配的利润。 三、清缴中应该把握的几个方向: 1、收入方面:主要是核查该入帐的是否全部入帐,特别是往来款项是否还存在该确认为收入而没有入帐。 2、成本方面:主要是成本结转与收入是否匹配,是否有多结转的情况存在。 3、费用方面:主要是计提专案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有多提情况存在(特别是与工资有关的专案);列支渠道是否正确(特别是与福利费专案有关的);按实扣除专案是否计算正确(特别是招待费、广告费专案); 4、缴税方面:除主税种要核查外,还有其他的小税种是否都已按规定缴纳,如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等等。

汇算清缴: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明细表填写 “盈利额或亏损额”填 每年的 纳税调整后所得.填表说明中有。 今年没有弥补亏损的可以不填。因为你已经没有亏损弥补了。 我认为,是你说的那样。

请问汇算清缴中纳税调整明细表以下几项怎么填? 1、请记住一点基础的思路:会计做账是按权责发生制,所得税是按收付实现制来处理的。 2、计提的费用,从所得税的基本原理来说,是不允许扣除的。但是,计提的税金等除外。此处,需要具体对待了。福利费和教育附加计提与实付的差额,需要进行纳税调整。计提的会员费,按讲是不能扣除的。但是主管税务机关如果认可了,那这不需要调整了,这样填写表格的时候还可以少填几个数字。 3、除了生产人员的工资必须进行计提,以使收入和成本能匹配外,象福利费等最好不要计提。否则,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时候,财务人员自己就麻烦了。

税额抵免优惠明细表怎么填

法律分析:《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填写说明(一)本表由享受增值税减免税优惠政策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以下简称增值税纳税人)填写。

仅享受月销售额不超过10万元(按季纳税30万元)免征增值税政策或未达起征点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不需填报本表,即小规模纳税人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第12栏“其他免税销售额”“本期数”和第16栏“本期应纳税额减征额”“本期数”均无数据时,不需填报本表。

(二)“税款所属时间”“纳税人名称”的填写同申报表主表,申报表主表是指《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或者《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下同)。

(三)“一、减税项目”由本期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税收规定享受减征(包含税额式减征、税率式减征)增值税优惠的增值税纳税人填写。

(四)“二、免税项目”由本期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税收规定免征增值税的增值税纳税人填写。

仅享受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政策或未达起征点的小规模纳税人不需填写,即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表主表第12栏“其他免税销售额”“本期数”无数据时,不需填写本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十九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帐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记帐,进行核算。

第二十二条 增值税专用发票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指定的企业印制;其他发票,按照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指定企业印制。

未经前款规定的税务机关指定,不得印制发票。

大家都在看

如何填写所得税申报表

本行通过《减免所得税优惠明细表》(A107040)填报.27.第27行""抵免所得税额"":填报企业当年的应纳所得税额中抵免的金额。本行通过《税额抵免优惠明细表》(A107050)填报.28.第28行""应纳税额"":金额等于本表第25-26-27

企业所得税a类表怎么填

(5)A107050《税额抵免优惠明细表》5、其他表类(1)境外所得表类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规定,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需按照实际发生业务填报2级附表A108000《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明细表

税额抵免优惠明细表是什么意思

税额抵免优惠明细表本年抵免前应纳税额,是指纳税人在进行汇算清缴前,根据已缴税情况结合国家减免所得税的政策,计算出的本年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本年应纳税额=该企业本期应纳税额-已缴纳的税款-减免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