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筹划》是一门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理论篇,主要介绍了纳税筹划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和纳税筹划咨询的基本规律;第二部分方法篇,主要介绍了以税种构成要素研究筹划的方法,以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的筹划方法和基于企业现实的业务流程调整法、整合机构筹划法三方面内容;第三部分案例篇,从政策寻租筹划、政策利用筹划和政策规避筹划三个角度选取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纳税筹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纳税筹划的基本理论和筹划方法,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纳税筹划理论和纳税筹划方法应用到具体案例中,学以致用,真正解决纳税人的涉税问题,在满足企业的现实需求中创造价。
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的内容简介税务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一个特殊领域。它是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同企业纳税活动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融税收法规和会计核算于一体的专业会计。税务会计课程是站在纳税人的角度设置的,已成为高等院校财税、会计专业所开设的必修课程之一。2007年我国实行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2008年和2009年又实施了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对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种进行了修订。本书是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编写而成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税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第二章至第九章,分别从基本法规、应纳税额计算、纳税申报和会计处理四个方面,对我国现行的各种税种的税务会计操作实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第十章至第十二章,对税务筹划基本手段、技巧和不同税种、不同经营阶段的税务筹划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实操性。本书具有以下特色: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书根据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课程特点,采用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方法,恰到好处地介绍了相关税法规定、会计处理和税收筹划等内容。二是注重应用性。在阐述税务会计和税务筹划基本理论基础上,本着重在应用的原则,重点介绍了税务会计和税务筹划实务。在每个税种的核算过程中,不是孤立地介绍税制要素和会计处理方法,而是将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相结合,通过税务会计方法,准确确认、计量和反映各税种的税基和税额。三是实例丰富。本书编有大量案例,便于读者理解各种涉税事项的处理,拓宽税务筹划思路,为以后的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税收筹划》课程有何特点合法性。合法性是税收筹划最本质的特点,也是税收筹划区别于逃避税收行为的基本标志。税收筹划的合法性体现在其行为是尊重法律不违反国家税收法规的前提下进行的,在合法的前提下,当存在多种可选择的纳税方案时,纳税人就可以利用对法律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和实践技术。选择低税负方案,纳税人对税收政策这种能动反应也是税收政策能够引导经济、调节纳税人经营行为的重要前提。
筹划性。有事先规划、设计、安排的含义,就是税收筹划的本质特点之一。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纳税义务通常具有滞后性,对企业而言,通常是在企业交易行为发生之后产生了增值税,消费税等税的纳税义务;一般在收益实现或分配后才发生所得税的纳税义务;在取得财产或者处置财产以后,才有可能缴纳财产税;这在客观上为纳税人提供了纳税前事先做出策划的可能性。另外税收筹划是有针对性的,因为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性质不同,税收待遇也往往不同,这也为纳税人提供了可选择低税负的机会。
风险性。所谓税收筹划风险,是纳税人在进行税收策划时因各种因素的存在无法取得预算的筹划结果,并且付出远大于收益的各种可能性。因为税收筹划是一种事先行为,具有长期性和预警性的特点。所以税收筹划与任何一种谋求经济利益的管理活动一样,也存在因专业水准有限所提出的税收方案不被税务机关认可从而产生争议或诉讼事项时,税收筹划的风险不可避免。
多样性。多样性是指税收筹划从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来看均不是单一的。将实施的方式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是单个税种的筹划,还有就是围绕不同的经营活动进行筹划。其内容也具有多样性,既有税收优惠政策的充分运用,也有财务、会计、税收等方向选择性条款的比较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