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建筑资质转让平台上查查就知道了.比如转无忧网,估计价格在180万左右.这里说的是建筑总承包二级.如果也挂着一些三级的专包,但和总包二级在一起,基本也就不值钱了,只能以二级总承包来看.
如果是建筑专包二级资质,那就差很多了,也就20多万的行情.
告知承诺制实施,建筑资质还值钱吗黑龙江全面推行建筑业企业资质审批承诺制,信用监管再提速!-工保网
2015年以来,国务院以上海市浦东新区等地为试点,对部分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并逐步向全国复制推广。在住建部于2017年下发《关于开展建筑业企业资质告知承诺审批试点的通知》、至2019年出台《关于实行建筑业企业资质审批告知承诺制的通知》后,黑龙江也于2020年先后下发《关于省级权限内部分行政许可事项试行告知承诺制审批的公告》和《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告知承诺制行政审批核查办法》,着手在住建领域推行告知承诺制审批。
响应去年年底住建部《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强调的“加快推行企业资质审批告知承诺制”,此次黑龙江省住建厅发布《关于建设工程类企业资质申请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也旨在建立涵盖房地产开发、勘察、施工、监理、造价咨询、工程质量检测等多个类别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的告知承诺制审批体系,全面优化住建领域营商环境。
事前告知承诺,优化资质审批
依据公告,对于实行告知承诺制的事项,申请人可以自主选择是否采用告知承诺制方式办理。如在办理施工资质时,申请企业可按照审批部门告知的审批条件和材料清单,自愿作出承诺并按要求提交材料,而后审批部门将在2个工作日作出准予决定,后在即日起10日内发放行政许可证件;申请企业承诺的信息不符合资质标准要求的,则不予审批。
这使得行政许可从原先的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并行向单纯的形式审查转变,因此不同于此前数目庞大、流程繁杂、逻辑混乱的行政审批实践,告知承诺制通过简化许可程序、缩短许可时间,将大大缩短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办理时限,降低市场准入条件,激发建筑市场活力;同时节约许可成本、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推动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事后核查惩戒,强化信用监管
当然,事前告知承诺也离不开后续核查工作。依据公告,一方面审批部门将在作出许可决定后的6个月内对申请人承诺内容进行书面核查,并采用“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对企业资质情况开展实地核查;另一方面,省住建厅将在政务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开设告知承诺制行政审批专栏,对经批准的企业名称、资质等级、人员资格等信息进行公开,以便于接受社会监督。
经核查,审批部门将对不履约的申请人,视情节实施惩戒:因申请人过失(不存在隐瞒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情况)导致申报材料与承诺内容不符的,审批部门将要求其在一个月内进行整改,否则将依法撤销行政许可;而申请人以虚假或隐瞒欺骗等不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审批部门将依法撤销行政许可决定,并列入严重失信主体“黑名单”,同时3年内不得使用告知承诺的方式向省住建厅申请行政许可。
不难发现,事后审查和信用监管是震慑申请人、保障告知承诺制度顺利实施的充分环节。相信随着告知承诺制度的全面应用,行政审批信用体系作为保障告知承诺制改革的关键措施,也将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建立健全信用承诺制度
告知承诺制所具有的后置审查、契约治理特征,也赋予其以信用承诺的特性。信用承诺主要包括审批替代型信用承诺、主动公示型信用承诺、行业自律型信用承诺、信用修复型信用承诺四种,亦可按照主体分为政府信用承诺、市场主体信用承诺、司法信用承诺三类,资质告知承诺制作为市场主体准入前信用承诺制度,便是审批替代型信用承诺与市场主体信用承诺的融合。
正如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所强调,建立健全信用承诺制度是创新事前环节信用监管的重要一环。在住建领域实行资质告知承诺审批,一方面将鼓励市场主体主动向社会作出信用承诺,另一方面将辅助审批部门依据信用信息对市场主体加以监管。审批部门亦可将信用承诺纳入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并将市场主体对于信用承诺的履约情况作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
为进一步发挥信用在行政审批中的作用,审批部门还可对诚信典型和近期无不良信用记录的市场主体,在实施信用承诺制度时提供“绿色通道”和“容缺受理”等便民服务措施。如在《指导意见》中,国务院也提出:申请人信用状况较好、部分申报材料不齐备但书面承诺在规定期限内提供的,应先行受理,加快办理进度。
除了企业这一市场主体,针对从业人员,人社部也于2019年印发《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一级建造师、一级造价工程师、勘察设计行业注册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证明事项中试行了告知承诺制。可以期待,全面覆盖住建领域各主体的告知承诺制度体系将不再遥远,资质许可、信用约束和经济制衡相结合的建筑市场监管制度以及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格局也指日可待。
招投标小知识:企业资质还值钱吗?还有没有申请资质的必要?日前,市民向《问政江西》举报,中建三局有“不良记录”无资质投标却仍中标。在南昌某局一科技大楼项目的招标中,拟中标单位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和中标第二排序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均“无投标资质”,记者经过调查,招标文件确有相关规定,但市招标办未受理举报。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遭质疑,公示到期招标方未办后续手续。
依据《招投标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投标人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的,中标无效,给招标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受到举报的中建三局有“不良记录”无资质投标却仍中标?对此不禁要问:企业资质还值钱吗?还有没有申请资质的必要呢?今天保标招标网来和大家聊聊企业资质。
早在2018年短短一年里,建筑行业就已经取消劳务资质,实行告知审批承诺制,取消人员和社保证明材料,取消八大员的人员考核等各种政策的改变。那么企业资质还值钱吗?还有没有申请资质的必要?
依据多年来政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企业资质已经深入人心!未来的企业资质仍然会凭借业绩、资质作为门槛,所以”尽快申办”!即使将来取消了,项目方也会非常关注建筑企业的施工能力的,以前没有资质,会影响企业的能力的。
随着国家对建筑行业的不断改革调整,虽然资质在简化,但是资质办理门槛越来越高,办理和升级的难度在提升,建筑资质得已经很不容易了,又关系着建筑企业发展,因此建筑企业要珍惜、充分运用建筑资质,以诚信为本,保质保量,确保建筑实施过程中工程质量,确保建筑施工中的安全措施。
建筑资质标准,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属于建筑工程。资质的等级代表着一个建筑公司的实力,等级越高,公司实力越强,就越能得到客户的信赖。
不单是建筑资质的等级、还包括建筑资质类别、范围关系到企业在建筑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和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从而对企业的生存、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建筑资质对建筑企业的影响,你了解有多少?
它是企业能力的证明。企业有建筑资质,这意味着企业有能力接受资质相关工程从资产到人员。肯定企业市场竞争力、技术创新和有效抵御风险的能力。
这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企业的资质符合一定条件,才能在其允许的行业和范围内从事相关活动和项目投标。企业为确保其正常发展,有必要依托各级相关条件资质,对其现有不足进行整改,努力达到各级相关标准资质。没有建筑资质,一个家庭很难生存。大多数工程招标对资质有要求。企业没有资质,甚至可能没有资格投标,更不用说与其他企业竞争。
这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由于资质的等级、类别和范围是与企业在建筑市场的竞争地位和能力直接相关的重要因素,它们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还会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综上,要提高企业经营开发、生产产值、利润等经营指标,就要针对企业实力、社会需求等方面加强建筑资质管理。一些没有资格证书的建筑类企业,通过一些作弊的手法获得建筑建筑资质相关等级的证书,如果在施工方面由于人员把控不佳和技术水平有限导致的工程事故,将会使工程类企业获得的负面影响。
企业资质就像一块敲门砖,体现建业企业实力的有力体现。建筑资质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仍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筑企业资质应恰当运用,为建筑企业赢得更多的机会,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