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不再退还押金怎么计算增值税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08-03 23:50:04

纳税人为销售货物而出租或出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单独记账核算,且在规定的期限内(一般以一年为限)收回出租或出借包装物,押金退还时,可不并入销售额,不征收增值税。

纳税人收取的包装物押金逾期仍未退还的,或销售酒类产品(啤酒、黄酒除外)出租或出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应按规定征收增值税。

对于包装物已作价随同产品出售,但为了促使购货人将包装物退回而加收的押金,凡纳税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予退还的,均应并入应税产品的销售额,按照应税产品的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没收逾期包装物押金会计处理

没收逾期未退的包装物押金的会计分录:借:其他应付款——包装物押金;贷:营业外收入(扣除应缴税金后的净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交消费税(包装应缴消费税货物的)。

注:应交增值税=【押金/(1+包装货物的增值税率)】*包装货物适用的增值税率 应交消费税=【押金/(1+包装货物的增值税率)】*包装货物适用的消费税率解释 1、没收逾期未退的押金不属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比照无法收回的应付账款处理,计入“营业外收入” 2、税法规定: (1)因逾期未收回包装物不再退还的押金,应按所包装货物的适用税率计算增值税款。 1“逾期”是指按合同约定实际逾期或以l年为期限。 2包装物押金是含税收入,在并人销售额征税时,需要先将该押金换算为不含税收入,再计算应纳增值税款。 (2)因逾期未收回的包装物不再退还的或者已收取的时间超过12个月的押金,应并入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缴纳消费税。 包装物押金指企业出借包装物时,按包装物价值的一定标准收取的抵押款项。如借入单位因物资损坏或其它原因不能归还时,借出单位可以用押金抵补损失。按照现行产品税、增值税规定,企业收取的包装物押金不征税,但对企业逾期不予退还的包装物押金,应转作产品销售收入,按规定计算纳税。

没收逾期包装物押金怎么收增值税

逾期包装物的处理方法有些包装物是不出售的,使用完退回给商家就行,在购买的时候不用支付包装的价格,但通常情况下要支付一定的押金,等退还包装物的时候再把押金退回。

在企业收取押金的时候,会计上计入其他应付款科目。

那么企业针对到期没有退回包装物而没收的押金,也需要缴纳增值税,针对到期没有收回的包装物的押金,可以将之前计入其他应付款的金额转出,计入其他业务收入中,再缴纳增值税。

我们一般在收取包装物押金的时候不交税,因为如果在收取的时候就交税,那等押金退还给别人的时候还要转出,很麻烦。

因此在收取押金的时候不交税,如果逾期或者超过一年以上,我们还没有收到当时的包装物退回,这时,押金就可以转变为我们的收入,针对我们这部分的收入,我们就可以依法缴纳税款了。

包装物的核算包装物可以按照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按照计划成本进行核算。

为了更加清晰明确的反映和监督包装物的增减变化及其耗损情况,我们应设置包装物账户来进行核算。

因为包装物具有流动性强、流通环节多、容易毁损和丢失等特点,有些包装物,比如说啤酒瓶、饮水筒还可以反复使用。

因此,不能因为单个包装物的价值低就忽略它,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加强对包装物的管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六条 销售额为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

销售额以人民币计算。

纳税人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销售额的,应当折合成人民币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一条 小规模纳税人以外的纳税人(以下称一般纳税人)因销售货物退回或者折让而退还给购买方的增值税额,应从发生销售货物退回或者折让当期的销项税额中扣减;因购进货物退出或者折让而收回的增值税额,应从发生购进货物退出或者折让当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

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发生销售货物退回或者折让、开票有误等情形,应按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未按规定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增值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扣减。

大家都在看

逾期的白酒包装物押金不计算增值税吗

包装物押金需要缴纳增值税具体如下:1、纳税人为销售货物而出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单独记账核算的,时间在一年以内,又未过期的,不计入营业税。但因包装逾期不退还的押金,按照包装货物适用的税率计算营业税;2、

包装物押金怎么计算增值税

如果包装物不作价随同产品销售,而是收取押金,此项押金则不应并入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中征税。但对因逾期未收回的包装物不再退还的或者已收取的时间超过12个月的押金,应并入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按照应税消费品的适用税率

该怎么核算逾期未收回包装物押金

法律分析:对逾期返还包装物押金征收增值税应视同销售处理。所谓“视同销售”是指会计上不做销售处理,而税法应视作销售,以防漏交各种流转税及所得税,实际上是会计与税法上的处理差异,以避免国家税收的流失。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