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在推进各项减税降费举措落实的过程中,税务部门不断优化、升级各项服务,推出“小微企业减税辅助监控信息化平台”,“减税云课堂”,“一站式”服务等有针对性的服务举措,进一步便利纳税人享受优惠政策,增强纳税人、缴费人的获得感。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我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22年税务部门对于落实减税降费纾困解难有何考虑?2022年,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组合式、规模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聚焦支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等发展,帮助困难行业渡过难关。税务部门将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政策落实落细,为服务“六稳”“六保”大局、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贡献税务力量。
一是明确“落实责任账”。近期召开的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对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作出专门部署,特别强调各级税务机关要将其作为政治任务扛牢抓实,迅速健全加强减税降费落实工作专班,继续用好近几年税务部门探索总结的抓政策落实“短平快优九个一”工作法,并强化对减税降费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二是推送“政策明细账”。根据新出台的税费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政策标签体系,精准筛选符合优惠政策享受条件的纳税人缴费人,实现“点对点”“一对一”及时精准推送,确保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不折不扣落地生根。
三是算清“税费红利账”。自2021年9月以来,税务总局在天津、重庆等地开展试点,通过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平台等渠道将减税降费红利账单推送给纳税人和缴费人,各方反响良好。我们将继续扩大推送减税降费红利账单试点范围,进一步提升纳税人缴费人减税降费获得感。
四是算好“发展效应账”。税务部门将充分依托税收大数据,打造指标更完备、标准更规范、核算更高效、分析更智能、方法更科学的新统计核算分析体系,切实做好政策运行情况和促进发展效应的跟踪分析,让政策效应在充分释放中更好展现。
税务机关如何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税务机关应该从以下几点,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吃透”政策。
组织业务人员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学习,做到认真研究政策,准确掌握政策。
严格政策执行。
经常组织干部深入基层,及时发现和解决税收政策落实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做到执行政策不走样。
强化政策宣传。
大力宣传税收政策。通过办税服务厅公告栏、公共平台、广告媒体LED屏及税收管理员深入企业发放相关政策宣传资料等渠道,使广大纳税人及时掌握和了解税收优惠政策。
是严把减免税审核关。
牢固树立依法落实税收减免也是依法治税的重要内容,不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也是收“过头税”的全新观念,严格依法加强减免税工作,坚决制止越权减免或不按政策规定擅自审批减免税。
做好后续管理工作。
强化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管,并逐月登记造册,准确掌握纳税人享受税收优惠情况,确保纳税人能够及时、充分地享有政策规定应有的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