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征收方式包括查账征收和定期定额征收。
近期,很多小伙伴都在咨询定期定额的个体工商户个税计算的问题,本文将给予详细介绍,来一起了解下吧!定期定额的个体工商户个税怎么算?申报所属期的营业收入核定收入,申报收入以营业收入为准申报所属期的营业收入核定收入,申报收入以核定收入为准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是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来计算,不超过3万的按百分之五,超过三万及以上的按其他费率缴纳。
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1、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起征点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
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案例分析例:某小规模个体户,实行定期定期征收方式,核定月销售额12000元,应税所得税率:11%,按季度该如何申报。
答案:①如纳税人没有其他收入,该纳税人1季度的个税所得税应纳税额=12000(月销售额)*12(全年月数)*11%(应税所得率)*5%(对应税率)-0(对应速算扣除数)/4(平均4季度)=198元。
月营业(收入)额不超过20,000元,应税所得率为0,意思就是月营业(收入)额不超过20,000元,个税就是纳税额就是‘0’呦!②如该纳税人1季度不含税收入为296614.56元,则纳税人一季度预缴个税所得税应纳税额=【(296614.56(第一季度销售额)+12000*9(后三个季度))*11%(应税所得率)*10%(对应税率)-1500(对应速算扣除数)】-198*3(后3季度应纳税额)=2356.67元。
个体工商户定期定额个人所得税根据什么交个体工商户定期定额个人所得税缴费分为以下情况:1、个体工商业户实行查账征收的,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体业主的工资不作为成本、费用扣除,但可以扣除生计费用每年42000元;2、凡实行定期定额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按行业应税所得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公式为:年应纳税所得额=年销售收入额*应税所得率。
年应纳税额=年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月应纳税额=年应纳税额/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条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
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定期定额征收的个体户怎么报税定期定额征收的个体户报税流程如下:1、确认纳税人身份:首先需要确认自己是否为个体工商户,如果是,需要办理税务登记并获得税务登记证;2、确认纳税期限和税款计算方式:个体户需要根据自己的经营情况,确定纳税期限和税款计算方式,可以通过税务机关提供的相关咨询和服务来了解具体的纳税政策和规定;3、编制纳税申报表:个体户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编制纳税申报表,包括收入、支出、所得额等信息,并计算出应缴纳的税款金额;4、缴纳税款:个体户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缴纳应纳税款,并获得税务机关出具的税收凭证。
定期定额征收的个体户报税条件:1、个体工商户必须是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独立经营者或者个体工商户;2、个体工商户年度销售额不超过100万元;3、个体工商户没有雇佣职工,或者仅雇佣1名职工且在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方面依法依规缴纳;4、个体工商户不是金融、保险、证券、期货、房地产等行业的经营者;5、个体工商户没有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经营活动。
综上所述,个体户在报税时需要认真履行纳税义务,按时足额缴纳税款,并保管好相关的纳税申报表、票据和凭证,以便于日后的税务检查和管理。
如果个体户遇到报税问题,可以及时咨询税务机关或专业会计师,寻求帮助和解决方案。
【法律依据】:《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办法》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以下简称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公平税负,保护个体工商户合法权益,促进个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是指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本办法的规定,对个体工商户在一定经营地点、一定经营时期、一定经营范围内的应纳税经营额(包括经营数量)或所得额(以下简称定额)进行核定,并以此为计税依据,确定其应纳税额的一种征收方式。
本办法适用于经主管税务机关认定和县以上税务机关(含县级,下同)批准的生产、经营规模小,达不到《个体工商户建账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设置账簿标准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定期定额户)的税收征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