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主观:国税是国家税务系统,与“地税”对称,是一个国家实行分税制的产物。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税收承担着组织财政收入、调控经济、调节社会分配的职能。三证合一后国税怎么办?看以下内容:营业执照三证合一后,国税纳税人分为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两种情况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一)无税控此种情况最简单,建议纳税人务必尽早办理三证合一变更手续,可以随便找个理由变更营业执照,如经营范围加一项或减一项,拿到新营业执照后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手续,今后申请税控器具时可以避免许多麻烦。未营改增纳税人建议比照处理。(二)有税控纳税人因为税号升位,税控系统需要注销重发行,建议纳税人适时办理。如非三证合一纳税人未来要转成一般纳税人,强烈建议在登记为一般纳税人前完成三证合一变更手续。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一)无税控建议纳税人务必尽早办理三证合一变更手续。因纳税人存在认证抵扣事项,变更税号后原15位税号抵扣联无法认证抵扣,因此,应合理安排认证抵扣工作,变更税号前务必将已取得的抵扣联认证,通知公司人员停止取得新的抵扣联。(二)有税控此种情况最复杂,必须合理筹划。取得三证合一营业执照后,要注意以下事项:1.建议全部发票开具完毕,验旧完成,结存为零;如果当月购票且余票全部作废,当月不能再次领票,需要办理增量手续;2.建议认证已取得全部抵扣联,通知相关客户暂停开票;税号升位后如再取得15位抵扣联将无法认证,必须退回重开。3.如果纳税人变更当月不领票、不开票、不认证将会简化操作,在升级时间上建议选择上述时间办理;4.企业取得的红字信息表务必及时开具负数发票,税号升位后,尚未开具红字发票的,将无法开具,需重新开具红字信息表。5.升级前对税控设备进行资料备份;注意:准备申请电子发票、多税控设备的纳税人,强烈建议完成三证合一后再申请,否则后边比较麻烦。行文至此,已接近尾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法律客观:《个体工商户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个体工商户在领取营业执照后,应当依法办理税务登记。个体工商户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依法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税务登记。
三证合一后税务登记三证合一后就没有企业税务登记证了,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一起被合并至工商营业执照内了。
三证合一后实行一照一码,通过“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结果互认”,实现由一个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根据《关于创新税收服务和管理的意见》关于“三证合一”的规定。
探索跨部门业务流程再造,建立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与税务登记证“一表登记、三证合一”制度。
市场主体一次性提交包含办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所需的所有信息,相关部门受理申请并进行审核,准予登记的,向市场主体发放一份包含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功能的证照。
三证合一后税务怎么办 办理涉税事项有哪些变化所谓“三证合一”,就是将企业依次申请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为一证,提高市场准入效率;“一照一码”则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结果互认”,实现由一个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三证合一”后,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有哪些新变化 一是不用进行税务登记,不再领取税务登记证。企业办理涉税事宜时,在完成补充信息采集后,凭加载统一代码的营业执照可代替税务登记证使用。
二是对于工商登记已采集信息,税务机关不再重复采集;其他必要涉税基础信息,可在企业办理有关涉税事宜时,及时采集,陆续补齐。发生变化的,由企业直接向税务机关申报变更,税务机关及时更新税务系统中的企业信息。
三是企业办理注销登记,须先向税务主管机关申报清税,填写《清税申报表》(附后)。企业可向国税、地税任何一方税务主管机关提出清税申报,税务机关受理后将企业清税申报信息同时传递给另一方税务机关,国税、地税税务主管机关按照各自职责分别进行清税,限时办理。
清税完毕后一方税务机关及时将本部门的清税结果信息反馈给受理税务机关,由受理税务机关根据国税、地税清税结果向纳税人统一出具《清税证明》,并将信息共享到交换平台。在清税后,经举报等线索发现少报、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将相关信息传至登记机关,纳入“黑名单”管理。
实行“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后,纳税人如何办理纳税申报 纳税人在办理工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时,等同于办理了税务登记证,应在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15日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在开立存款账户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全部账号,并按规定进行申报纳税。需要网上申报的,请前往主管税务机关开通“网上(电子)办税服务厅”网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