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登记所需的资料如下:1、营业执照或者其他经批准的执业证书;2、相关合同、章程和协议;3、银行账户证明;4.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5、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或业主的居民身份证、护照或其他合法证件;6、税务机关要求的其他资料。
税务登记证办理需要什么手续及材料税务登记证是税务局核发的证书,分为国税和地税。
办理税务登记证需以下资料:
营业执照(正本及复印件);
组织机构代码证(正本及复印件);
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
公司公章;
银行开户许可证正本及复印件(一般纳税人);
公司章程;
批准证书(外资企业)。
委托代理人证明及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
其他税局需要提供的资料。
法律依据:《企业所得税法》
第四十九条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除本法规定外,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执行。
除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居民企业以企业登记注册地为纳税地点;但登记注册地在境外的,以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五十一条 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的所得,以机构、场所所在地为纳税地点。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机构、场所,符合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条件的,可以选择由其主要机构、场所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以扣缴义务人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税务登记需要带什么材料税务登记需要以下材料:1、《税务登记表》 2份;2、有关合同、章程、协议书复印件 1份;3、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居民身份证、护照或其他证明身份的合法证件原件;4、经有关部门登记(或批准、归口管理)的登记证件原件及复印件 1份;5、承包承租人及境外企业报送项目合同或协议原件及复印件 1份;6、如为自有房产,应提供产权证或买卖契约等合法的产权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税务登记用途如下:1、开立银行基本账户;2、申请减税、免税、退税;3、申请办理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4、领购发票;5、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6、办理停业、歇业;7、其他有关税务事项。
综上所述,按照“多证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要求,领取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件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及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组织无需单独到税务机关办理该事项,其领取的证件作为税务登记证件使用。
未纳入“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其他组织,如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境外非政府组织等,应当依法向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领取税务登证件。
【法律依据】《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九条纳税人办理下列事项时,必须提供税务登记证件:(一)开立银行帐户;(二)领购发票。
纳税人办理其他税务事项时,应当出示税务登记证件,经税务机关核准相关信息后办理手续。
第十条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向生产、经营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一)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含临时工商营业执照)的,应当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核发税务登记证及副本(纳税人领取临时工商营业执照的,税务机关核发临时税务登记证及副本);(二)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但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应当自有关部门批准设立之日起30日内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核发税务登记证及副本;(三)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也未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核发临时税务登记证及副本;(四)有独立的生产经营权、在财务上独立核算并定期向发包人或者出租人上交承包费或租金的承包承租人,应当自承包承租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向其承包承租业务发生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核发临时税务登记证及副本;(五)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自其在同一县(市)实际经营或提供劳务之日起,在连续的12个月内累计超过180天的,应当自期满之日起30日内,向生产、经营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核发临时税务登记证及副本;(六)境外企业在中国境内承包建筑、安装、装配、勘探工程和提供劳务的,应当自项目合同或协议签订之日起30日内,向项目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核发临时税务登记证及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