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务筹划,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或递延纳税目标的一系列谋划活动。
企业税务筹划是在不违反法律以及法规的前提下,进行企业经营活动上发生的税收的企业收益最大化核算,因此,需要以税务局以及国家财政局出台的相关政策作为基础,制定相关的税收筹划计划。
同时,由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上存在时效性,企业还需根据不同财务管理环节和阶段制定不同的方案。
税务筹划是什么税务筹划,是指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的获得“节税”的税收利益。它是税务代理机构可从事的不具有鉴证性能的业务内容之一。
基本定义
纳税人在不违反法律、政策规定的前提下,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参排和筹划,尽可能减轻税收负担,以获得“节税”( tax savings)利益的行为很早就存在。税务筹划在西方国家的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引起社会的关注,并得到法律的认可。1935年英国上议院议员汤姆林对税务筹划提出:“任何一个人都有权安排自己的事业,依据法律这样做可以少缴税。为了保证从这些安排中谋到利益……不能强迫他多缴税”。
他的观念赢得了法律界的认同,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在以后的税收判例中经常援引这一原则精神。近30年来,税务筹划在许多国家都得以迅速发展,日益成为纳税人理财或 经营管理决策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许多企业、公司都聘请专门的税务筹划高级人才或委托中介机构为其经济活动出谋划策。在我国,税务筹划自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以后,其功能和作用不断被人们所认识、所接受、所重视,已经成为有关中介机构一项特别有前景的业务。
税务筹划是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纳税人在法律允许或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所取得的收益应属合法收益。
基本步骤
税务筹划的一项重要前期工作,就是熟练掌握有关法律法规,理解法律精神,掌握政策尺度。无论是为企业服务的外部税务筹划人,还是企业自身内部的税务筹划人,在着手进行税务筹划之前,首先都应当学习和掌握国家税法精神,争取税务机关的帮助与合作,尤其是对实施跨国税务筹划 业务的筹划人来说,还必须熟悉有关国家的法律环境。对于承接 业务的每一个具体的筹划委托,纳税人都应有针对性的了解所设计的法律规定的细节。
了解税务机关对纳税活动“合法和合理”的界定
税务筹划的另一项重要前期工作是了解税务机关对“合法和合理”纳税的法律解释和执法实践。但是不同的国家对于“合法和合理”的法律解释是不同的。就中国的税法执法环境而言,因为欠缺可行的税法总原则,法律规定在操作性上也有某些欠缺,税务机关存在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所以,在中国,熟悉税法的执法环境非常重要。要了解税务机关对合法尺度的界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 从宪法和现行法律了解“合法和合理”的尺度。
(2) 从行政和司法机关对“合法和合理”的法律解释中把握尺度。
(3) 从税务机关组织和管理税收活动和裁决税法纠纷中来把握尺度。
了解纳税人的情况和要求
税务筹划真正开始的第一步,是了解纳税人的情况和纳税人的要求。纳税人有企业纳税人和个人纳税人之分,而不同企业和不同个人的情况及要求又有所不同。
对企业纳税人进行税务筹划,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1) 企业组织形式。
(2) 财务情况。
(3) 投资意向。
(4) 对风险的态度。
(5) 纳税历史情况。
对个人纳税人进行税务筹划,需要了解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出生年月。
(2) 婚姻状况。
(3) 子女及其他赡养人员。
(4) 财务情况。
(5) 投资意向。
(6) 对风险的态度。
(7) 纳税历史情况。
此外,还需要了解纳税人的要求,比如是要求增加短期所得还是长期资本增值,或者既要求增加短期税收所得,又要求资本在长期增值。
委托合
税务筹划的一般步骤是,受托方在收到委托单位申请之后,进行前期洽谈,然后明确税务筹划的目标,并进行现场调查、搜集资料,再综合考虑自身的业务能力,决定是否接受委托,如果接受,则需要签订委托合同。
税务筹划合同,没有固定的格式,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委托人和代理人的一般信息。
委托事项。
业务内容。
酬金及计算 方法 。
税收筹划成果的形式和归属。
保护委托人权益的规定。
保护筹划人权益的规定。
签名盖章。
合同签订日期和地点。
制定税务筹划计划并实施
税务筹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纳税人的要求及其情况来制定税务计划。筹划人需要制定尽可能详细的、考虑各种因素的税务筹划草案,包括:税务筹划的具体步骤、方法、注意事项;税务筹划所依据的税收法律法规;在税务筹划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等。筹划草案的制定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操作的过程,包括以下内容:
分析纳税人业务背景,选择节税方法。
进行法律可行性分析。
应纳税额的计算。
各因素变动分析。
敏感分析。
控制税务筹划计划的运
税务筹划的时间可能比较长,在计划实施以后,筹划人需要经常、定期地通过一定的信息反馈 渠道 来了解纳税方案执行的情况,对偏离计划的情况予以纠正,以及根据新的情况修订税务筹划的计划,以最大限度的实现筹划的预期收益。
什么是税务筹划什么是税务筹划 税务筹划,是指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的获得“节税”的税收利益。它是税务代理机构可从事的不具有鉴证性能的业务内容之一。
税务筹划的注意事项
(一)要增强税务筹划意识
许多企业没有认识到税务筹划的重要性。进行税务筹划,筹划意识应先行。
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中,税务筹划与违规避税的界限并不明确,一旦操作不当,税务筹划就有可能转化为偷税漏税行为,这需要引起注意,一定要寻找专业的指导进行税务筹划,实现税务筹划的目标。
(二)税务筹划要考虑各种成本
税务筹划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风险成本,然后根据成本效益分析来综合考虑税务筹划方案的选择。
其次,税务筹划要充分预计并时刻关注所依据税法或相关政策的调整变化,并据此相应调整税务筹划的策略和方法。
无论什么类型的企业,税务筹划能很大程度上为企业减轻税收负担,但是要注意税务筹划的合法性、合理性,这是税务筹划有别于偷税、漏税所在。
税务筹划包括哪些方面
(一)避税筹划:是指纳税人采用非违法手段(即表面上符合税法条文但实质上违背立法精神的手段),利用税法中的漏洞、空白获取税收利益的筹划。纳税筹划既丌违法也丌合法,不纳税人丌尊重法律的偷逃税有着本质区别。国家只能采取反避税措施加以控制(即丌断地完善税法,填补空白,堵塞漏洞)。
(二)节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丌违背立法精神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税法中固有的起征点、减免税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通过对筹资、投资和经营等活劢的巧妙安排,达到少缴税甚至丌缴税目的的行为。
(三)规避“税收陷阱”:是指纳税人在经营活劢中,要注意丌要陷入税收政策规定的一些被认为是税收陷阱的条款。如《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兼营丌同税率的货物或劳务,应分别核算,未分别核算的,从高适用增值税税率。如果人们对经营活劢丌进行事前的纳税筹划,就有可能掉进国家设置的“纳税陷阱”,从而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
(四)转嫁筹划:是指纳税人为了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通过价格调整将税负转嫁给他人承担的经济行为。
(五)实现涉税零风险:是指纳税人账目清楚,纳税申报正确,税款缴纳及时、足额,不会出现任何关于税收方面的处罚,即在税收方面没有任何风险,或风险极小可以忽略丌计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的实现,虽然不能使纳税人直接获取税收上的好处,但却能间接地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而且这种状态的实现,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不规模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