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朋友,下面我以近期几个实际操作的案例来具体告诉你税筹的方法。
案例一:企业通过变更企业纳税人身份来节税
于老板准备承包一个企业,承包期为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3月1日。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3月1日期间,企业固定资产折旧5000元,上缴租赁费50000元,预计实现会计利润53000元(已扣除租赁费,未扣除折旧费),于老板自己不领取工资。已知该地区规定的业主费用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
在营业执照上,于老板目前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继续使用原有企业的营业执照,要么将其变更为个体工商户执照。哪种方式税后利润更高呢?
总结:综上来说,变更为个体工商户,实际取得的税后利润比之前原有企业要高将近一倍。
案例二:通过调整薪酬结构来节税
某公司员工张先生每月从公司领取工资、薪金所得8000元,由于租住一套两居室住房,每月支付房租2000元。那么,张先生应纳个人所得税的税额为:
(8000-3500)×10%-105=345元。
为了帮张先生降低税负,在不增加雇主费用的情况下,公司可以怎么做呢?
税务筹划方案: 公司为易先生提供给免费住房,工资下调到每月6000元,由于个人所得收入减少,个人应纳税款则会降低,而雇主的费用负担不变。那么,易先生应纳个人所得税的税额为:(6000-3500)×10%-105=145元。
经过规划,易先生降低税负345-145=200元。
案例三:
李老板打算和两位朋友合开一家花店,预计年盈利180000元,工资每人每月1600元。花店面临合伙制和有限责任公司两种形式的选择,不同的身份意味着纳税的税率也不同,于是,这位李老板就有了疑惑,到底选哪种形式呢?
中财企航列出来这样一组数据:
两者比较,税收负担率相差27%,中财企航建议李老板选择合伙制形式开办公司。
每一家公司的具体情况都不相同,所以,具体的税务筹划方案还要从企业具体情况分析。
企业该怎样进行税收筹划选择税务筹划空间大的税种
要选择对决策有重大影响的税种作为税务筹划的重点;选择税负弹性大的税种作为税务筹划的重点,税负弹性越大,税务筹划的潜力也越大。
符合税收优惠政策
一般在税种设计时,都设有税收优惠条款,企业如果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条款,就可享受节税效益。
改变纳税人构成
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之前,首先要考虑能否避开成为某种纳税人。比如在年开始实施的增值税和营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下,企业宁愿选择作为营业税的纳税人而非增值税的纳税人,宁愿选择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而非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因为营业税的总体税负比增值税总体税负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总体税负比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总体税负轻。
影响应纳税额的基本因素
影响应纳税额的因素有两个:纳税依据和税率。进行税务筹划无非是从这两个因素入手。如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税法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允许扣除项目金额,具体计算过程中又规定了复杂的纳税调增、纳税调减项目,因此,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有了一定的空间。
重视财务管理环节
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都有税务筹划的工作可做。比如,按照税法规定,负债的利息作为所得税的扣除项目,享有所得税利益,而股息支付只能在企业税后利润中分配,因此债务资本筹划就有节税优势。
企业如何通过优惠的政策进行合理得税收筹划?当前,税收筹划作为企业节省税金支出的重要操作,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纳税人所接受和重视。而充分有效地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是企业最常用的税收筹划方法之一。但是,企业到底该如何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合理进行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通俗的讲就是合理避税。意思是纳税人在现有规定的税法和法治框架内,从多种纳税方案中进行科学合理的事前选择和规划,使企业本身税负减轻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
税收筹划不同于偷税漏税,偷税漏税是要受到法律制裁制约,而税收筹划则不然,它是在符合国家立法意图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合法的经济理财行为。
案例
A公司李总的企业计划对现有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购买一套普通设备,价款 2100万元;二是购买一种节能设备,价款2400万元,并比普通设备相比每年可节能20万元,该项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
则两种方案的比较如下(暂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该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
购买普通设备:支出2100万元
折旧抵税:2100×25%=525(万元)
购买普通设备净支出:2100-525=1575(万元)
购买节能设备:支出2400万元
折旧抵税:2400×25%=600(万元)
投资额抵税:2400×10%=240(万元)
每年节能20万元,10年共计节能:200万元
节能净收益:200×(1-25%)=150(万元)
购买节能设备的净支出: 2400-600-240-150=1410(万元)
购买节能设备比购买普通设备节约支出: 1575-1410 =165(万元)
因为A公司选择购买节能设备,充分享受购买节能设备的税收优惠政策。
依据是《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的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条的规定,税额抵免是指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的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企业要想降低税收成本,谋求企业利益最大化,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很有必要。而税收筹划,很多时候就是要了解各种不同的税收优惠,选择最适合的税收优惠政策。
选择税收洼地,通过享受一些地方性税收优惠政策来对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
享受有限公司一般纳税人的财政扶持政策,能够有效解决企业增值税与所得税的整体税负。
增值税:地方留存50%,奖励地方留存部分的75%-90%
所得税:地方留存50%,奖励地方留存部分的75%-90%
增值税和所得税的地方留存都是全国最高的地方留存部分,企业在园区正常做业务纳税,当月纳税,次月就能拿到财政扶持,纳税大户的财政扶持比例可以一事一议,均可以协商沟通。
享受个人独资企业的核定征收政策
通过个人生产经营所得税的核定税率在0.5%-2.1%,增值税1%,综合税率最高3个点左右,能够有效解决企业成本票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