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抵退税额怎么计算免抵退税的计税依据以出口企业开具的出口发票上的离岸价格为准,以其他加工条件成交的,应扣除按会计制度允许冲减出口销售收入的运费、保险费、佣金等.若出口发票不能如实反映离岸价,企业应以实际离岸价申报免抵退税,否则税务机关有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予以核定.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外销收入×(征税率-退税率)当期应纳税额=内销收入×征税率-(当期进项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外销收入×退税率免抵退税额的会计分录免抵退账务处理如下:1、出口货物免税,反映在账务处理上是出口销售时,无需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出口货物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账务处理上表现为企业购进原材料,无论用于生产出口货物还是用于生产内销货物,其进项税额均可抵扣.3、出口货物退税的账务处理:按计算的免抵退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按计算的免抵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按免抵退税额与免抵税额两者之差,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4、纳税人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而收到退回的税款,应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所以免抵退税额怎么计算?综上所述,相关的问题小编已经为大家做出了详细的解答,不懂的新手会计可以看一下小编为大家做的解答,会计知识比较繁琐且复杂,工作当中出问题的不只是新手会计,所以不管是新手还是老会计小编都希望大家不要忽略会计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熟悉了,我们在工作当中也会轻松些.。
免抵税额要交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吗免抵退税额需要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包括地方教育费附加)。
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币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项。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当期应退税额,即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是指的当期出口税务局应退还到公司账户上的金额,不是留抵退税额的概念)。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
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免抵税额要交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吗需要。
免抵退税额当然需要作为计税依据,计算缴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当然,更加确定的说法是,免抵退税额当中的免抵税额部分需要作为计算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的计税依据。
毕竟,免抵退税额里面除了免抵税额,还有当期应退税额。
这里的免抵退税额,主要产生在进出口环节。
由于一些企业在进出口环节,可以享受增值税退税的优惠,所以才会出现免抵退税额。
免抵税额需要交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当期免抵的增值税税额应纳入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征范围,分别按规定的税(费)率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计算公式为当期免抵税额等于当期免抵退税额减去当期应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是指当期免抵退税额减去当期应退税额之后的余额,其反映的是“免抵退税”企业当期从内销应纳增值税税额中抵减的那部分出口免抵退税额,不是企业期末留抵税额,更不是企业次月的期初留抵税额。
通俗地讲,是指企业的期末留抵税额小于应退税额所产生的余额,也就是说企业的留抵税额不够退,当期免抵税额应作为计算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基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
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