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筹划主要需注意以下几个点:
合法合规性。税务筹划的关键点在于合法合规性。这个是做税务筹划的主要前提条件,只有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根据企业/个人实际情况制定解决方案,才能达到真正的有效节税。若税务筹划不是合法合规的,即使解决方案多么的好,节税率多高,都是无用的,企业也将面临高税务风险的问题,对企业而言有害无利。
合理性。制定的税务筹划方案要合理。做税务筹划应该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企业实际业务,选择最优最合适的税收优惠政策来制定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不能一味的考虑节税率。企业的性质,所处行业,实际业务,税源地政策等等,都是在制定解决方案必须考虑的。其次不能一味的搬运市场上推行的解决方案,适合他人的不一定就适合自己,需要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解决方案,毕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专业性。所谓术业有专攻,而税务筹划涉及企业的税务,需要十分谨慎。故专业的税务筹划需要有专业的税筹团队来操作。专业的团队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业务情况,结合最优的税收优惠政策等为企业制定合适的税筹解决方案。一个好的税务筹划解决方案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纳税成本,同时能够做到合法合规,所以找到合适的税筹平台很重要。
事前筹划。税收筹划是事前筹划,要在具体业务发生前进行税收筹划,根据企业实际业务情况、税法规定以及相关政策,制定全局性的纳税方案,以减少企业纳税成本,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化。如果在业务发生后来做税务筹划意义已经不大了。
税收筹划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企业在确定税收筹划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采取该税收筹划方案,是否能给企业带来绝对的收益;与此同时,与税收筹划工作相关的其他问题,也必须引起重视,才能加强完善税收筹划工作及提高水平。
(一)税收筹划要注意防范风险
从目前我国税收筹划的实践情况看,纳税人普遍地认为,只要进行税收筹划就可以减轻税收负担、增加税收收益,而很少甚至根本不考虑税收筹划的风险。其实不然,税收筹划同其他财务决策一样,收益与风险并存。
税收筹划具有主观性
纳税人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主观判断能力,如果一旦失误,将会使税收筹划演变为偷税、避税行为,轻则补税罚款,重则受到刑事处罚。
税收筹划具有条件性
一切税收筹划方案,都是在一定条件下选择与确定的,并且也是在一定条件下组织实施的。税收筹划的条件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纳税人自身的条件,主要是纳税人的经济活动;其二是外部条件,主要是财务与税收政策。而纳税人的经济活动与税收政策等条件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条件发生了变化,那么原来的税收筹划方案可能就不适用了,原本是合法的东西甚至会变成违法的事情,税收筹划也就会失败。
税收筹划存在着征纳双方的认定差异
税收筹划方案究竟是不是符合税法规定,是否会成功,能否给纳税人带来税收上的利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税收筹划方法的认定。
税收筹划本身也是有成本的
任何一项经营决策活动都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为经营者带来经济上的效益;另一方面,决策与筹划本身也需要实施费用。税收筹划在可能给纳税人减轻税收负担,带来税收利益的同时,也需要纳税人为之支付相关的费用。纳税人为开展税收筹划,不得不对现行税收法律政策进行研究、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或委托税务代理机构等等,所有这些都要发生费用。如果纳税人的税收筹划费用小于实施税收筹划带给他增加的收益,那么,该税收筹划才是成功的;而一旦纳税人税收筹划费用大于筹划收益,即使税收负担降低了很多,该税收筹划仍然是失败的筹划,是得不偿失的。
(二)保证经营税收筹划行为的规范化和法律化
只有合法的税收筹划才能获得法律的保护,税收筹划所提供的纳税方案与立法精神相符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税收筹划的性质和发展过程,决定了税收筹划必须走规范化、法律化的道路。
首先,需要建立起对税收筹划合法性的认定标准,此标准可以从先形成行业惯例到逐步法律化,最终以相关法规来明确界定合法筹划与避税、逃税的性质及其构成要件;其次,应明确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纳税人作为筹划方案的使用者和利益的直接受益者,对方案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要负全部责任,而方案的提供者则要受行业执业标准的约束,严重违规或违法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再次,对税务代理这个行业要加强规范化和法律化建设,建立规范的执业标准和监督机制。
(三)正确界定与评价税收筹划的绩效
对税收筹划效应实施评价考核时,应切实注意以下问题:一是税收筹划的意义不仅仅反映为其自身绩效的大小或水平的高低,更在于是否有助于市场法人主体的总体财务目标的顺利实现与有效维护,即市场法人主体不能单纯地为了减轻税负而追求减轻税负;二是税收筹划活动的外显绩效,并不直接等同于其对财务目标的贡献程度,而应在将与之相关的各种机会损益因素全面纳入,并予以调整后方可做出正确的结论。组织和评价税收筹划活动,不仅要充分依托市场法人主体正常经营理财的内在秩序,同时也应切实遵循税收筹划相对独立的行为特征,从而使税收筹划活动的特殊性与正常经营理财过程的一般性有机地融汇于市场法人主体利益最大化财务目标之中。
(四)税收筹划对决策者素质和行为规范的要求
市场法人主体想成功地实施税收筹划,必须建立现代化的税收筹划运作体系,要求决策者必须具备理财素质和行为规范:1、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能准确地把握合法与非法的临界点;2、能够洞察经济发展动向及税收的立法宗旨,在有效地驾驭各种有利或不利的市场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组织适宜的筹资、投资的配置秩序;3、必须树立收益、成本、风险等现代价值观念,总之,市场法人主体只有依托长期利益目标的优化,通过筹资、投资活动的合理规划,组织收益、成本、风险的最佳配比,才能获得理想的税收筹划效应。
因此,建立一套精简、高效的税务筹划机制,配备高素质人才,以及建立现代化信息传递方式是非常必要的。
企业税收筹划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树立合法的税收筹划观念。注意培养正确的纳税意识,建立合法的税收筹划观念,以合法的税收筹划方式,合理安排经营活动。税收筹划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合法性,即税收筹划方案不能违反现行的税收制度,不能违背立法意图。但节税、避税与逃税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有时界限不明,或者一种方案在一个国家是合法的,而在另一个国家可能是违法的。这就要求税收筹划人员在设计税收筹划方案时,要充分了解本国的税收制度以及其他国家的税收制度,了解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使税收筹划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否则,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全面了解相关的税收政策、法规及处罚条例。全面了解与投资、经营、筹资活动相关的税法法规、其他法规以及处理惯例。既然税收筹划方案主要来自不同的投资、经营、筹资方式下的税收规定的比较。因此,对其相关的税收法规、其他法规以及处理惯例的全面了解,就成为税收筹划的基础环节。有了这种全面的了解,才能预测出不同的纳税方案,并进行比较,优化选择,进而做出对纳税人最有利的决策。反之,如果对有关的政策、法规不了解,就无法预测多种纳税方案,税收筹划活动就无法进行。
注意税收与非税收因素,综合衡量税收筹划方案。企业税收筹划在制定方案的时候,不能仅仅考虑税收因素,同时还需要考虑成本因素,毕竟只有综合所有的因素,制定方案,才能确保方案的合理合法与可靠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所遇到的问题也是不同的,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确保问题得到解决。需要明白的是:对他人使用的方案对自己不一定适用,此时适用的方案,彼时不一定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