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税筹:指公司的税收筹划
公司在开业之初要先根据公司的经营内容明确今后发生业务后需要交纳的税收项目,象公司如果有特殊的专利和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把公司设置在高新区就可以享受到所得税15%的优惠(其它地区的所得税税率为27%)
如果是出口企业还可以享受退税的优惠,就可以为公司的运营节省大笔的资金,这些事先设计的内容就是公司税筹。
企业该如何进行税务筹划?选择税务筹划空间大的税种
要选择对决策有重大影响的税种作为税务筹划的重点;选择税负弹性大的税种作为税务筹划的重点,税负弹性越大,税务筹划的潜力也越大。
符合税收优惠政策
一般在税种设计时,都设有税收优惠条款,企业如果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条款,就可享受节税效益。
改变纳税人构成
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之前,首先要考虑能否避开成为某种纳税人。比如在年开始实施的增值税和营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下,企业宁愿选择作为营业税的纳税人而非增值税的纳税人,宁愿选择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而非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因为营业税的总体税负比增值税总体税负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总体税负比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总体税负轻。
影响应纳税额的基本因素
影响应纳税额的因素有两个:纳税依据和税率。进行税务筹划无非是从这两个因素入手。如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税法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允许扣除项目金额,具体计算过程中又规定了复杂的纳税调增、纳税调减项目,因此,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有了一定的空间。
重视财务管理环节
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都有税务筹划的工作可做。比如,按照税法规定,负债的利息作为所得税的扣除项目,享有所得税利益,而股息支付只能在企业税后利润中分配,因此债务资本筹划就有节税优势。
企业怎么做税务筹划法律分析:很多企业会遇到税种、税费缴纳的问题,而且往往因为费用过高,带来了很重的负担,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税收筹划,来优化企业的税务负担,但是税收筹划不是指偷税,逃税等非法的行为,而是通过合法途径来规划设计的方案。
首先,税收筹划的意思是在按照税法的规定范围内,对经营活动进行优化、合理专业的进行一个筹划和安排,使企业可以通过节税来降低一定成本。
其次,在节税方案中,可以考虑选择注册地节税,地域不同,对税率也有不同的要求,有些地方为了招商引资,增加经济发展,会出台一些政策,采取进行低税率的办法来吸引企业入驻,对一些符合标准的企业在税收上会有相对比例的优惠税率,以及对收入一定程度总额减计。
另外,还可以选择企业性质来达到一定程度的节税目的,譬如国家重点扶持项目中,高新企业税率按照15%征所得税,基础设施建设则享有三免三减半税收的政策优惠,农林渔业则是免税政策等。
最后,还可以进行主体业务的拆分,重新定义公司的组织形式,由统一纳税分割为单独纳税,减轻税收负担。
税收筹划在实际运用中,可以根据企业的不同性质具体规划,所以需要专业的机构来为企业出谋划策。
法律依据:《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六十三条 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
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