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做得比较大的企业来说,总感觉挂靠很限制企业的发展,如果自己成立一家一级资质或者成立个二级资质慢慢升成一级,每年节约下来的挂靠费会比自己申办资质的成本多吗?到底是挂靠资质划算还是自己办理资质划算呢?曼德企服今天给大家分析分析挂靠和自己办理资质的利弊。
挂靠资质是什么?不具备资质的个人或企业,通过挂靠的方式拿到资质证书,然后以此证书作为材料,去参与工程投标。
挂靠一般都是中小企业会做出的选择,一是因为节省开支,二是因为不愿意去招聘人员和准备材料。
挂靠资质有什么好处?1.办理资质一般都需要20万左右,挂靠费用一般是工程承包价格的3%-5%,对于只能承接到小额度工程的建筑企业来说,挂靠费用低于办理资质的费用,所以选择挂靠更划算。
资质申办只能从三级开始申请,然后逐级申请升级,升级过程很慢并且很困难,所以很多企业直接选择挂靠高级别的资质反而可以承接到更大的工程项目。
这就好比,一个80级的游戏账号摆在你面前,直接花钱买账号玩游戏的体验肯定要比自己练小号玩游戏的体验更快更直接。
挂靠资质有什么坏处?1.对于想长期立足于建筑行业的企业来说,挂靠资质一是不利于企业招兵买马发展壮大;二是自己冒着风险去承包工程获得的利润还要先分别人一部分,任谁都会觉得不划算;三是用别人公司做出来的业绩都是记在别人公司名下的,他们拿着业绩还可以去给资质升级,然后就要收取更高的挂靠费。
挂靠企业往往只是使用了证书,而没有具备相应的能力,很容易出现施工事故和质量问题,是目前法律明令禁止的,被发现后可能拿不到工程款,甚至取消经营资。
如何在挂靠资质和申办资质中做出选择?主要还是看老板个人的眼光,是否看好工程市场和是否有稳定的业务源。
如果是想做工程赚快钱,不想做大做强,完全可以挂靠别人的资质做;但是如果想做大做强,还是拥有自己的资质比较踏实放心。
企业租赁给他人经营 原来的资质还可以使用吗不可以。
单是借用资质,即是常说的挂靠,一般不会构成违法(不使用资质来进行合同诈骗或其他犯罪行为的话)。
如果履行不当,可能引发民事纠纷,对被借用者有一定影响。
但是需要注意公司资质挂靠、借用,如发生经济纠纷在某些情形下是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
借用资质出现问题,双方一般是连带责任,同时出借资质的一方还会面临行政处罚。
可以看到对于公司资质的出借,应该多谨慎,因为公司资质挂靠、借用期间如果发生事故,将会由出借公司承担责任,但是对于这种行为,严格来说一般是不违法的,所以如果造成了什么损失和风险,同样也不能通过法律手段来获得赔偿,出现损失的时候建议及时咨询律师帮忙进行处理。
挂靠全称是企业挂靠经营,是一个行业术语,指机构或组织从属或依附于另一机构或组织。
就建筑业而言,是指一个施工企业允许他人在一定期间内使用自己企业名义对外承接工程的行为。
允许他人使用自己名义的企业为被挂靠企业,相应的使用被挂靠企业名义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或个人(个体工商户和其他有经营行为的自然人)为挂靠人。
最高人民法院在制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时并没有直接将该行为定义为"挂靠",而是表述为"借用",即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从事施工,"挂靠"与"借用"实际上系同一概念。
但在2015年1月30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54条,则直接表述为"挂靠"。
公司的资质可以对外出租吗法律分析:不能租赁,挂靠和借用都属于非法的,除非合资经营,否则要处罚并承担连带民事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百九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对虚报注册资本的公司,处以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对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的公司,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第一百九十九条 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第二百零一条 公司违反本法规定,在法定的会计账簿以外另立会计账簿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百零二条 公司在依法向有关主管部门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等材料上作虚假记载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由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百零三条 公司不依照本法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如数补足应当提取的金额,可以对公司处以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