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务局上工作是个好工作,但是首先是税务的人员多,职务晋升难。
原来税务是国税和地税两家单位,人数数量都不少,后来机构改革,两家单位合并为税务局,人员总量超过500人,这在地级市绝对是大单位。
合并之后领导职数严重不够,好多科长都安排了副科长的职位,有的科级职干部直接免职转任了职级。
税务局的朋友吐槽,5到10年时间,基本职数不会有空余,这批年轻人算是没有希望晋升了。
二是除了职务,职级晋升也是一个大问题。
因为现在职级职数是按照编制核定职数的,合并后的税务局编制数远小于实际在岗人员,由此就导致职级职数严重不足。
于是只能是按照年轻来晋升,这样一弄,年轻人和资历浅的人又得排队了。
晋升还不知道猴年马月。
‘三是由地方管理变为垂直管理,有利有弊。
地税原来是地方军,后来合并后全部变为中央军,好处是垂直管理,更加有利业务工作开展,坏处是和地方交流不方便,特别是干部的交流出口封死,人员只能系统内部流动。
四是合并后,待遇竟然是就低发放。
这个我真的很难理解,合并之后据说待遇是按照原来国税待遇来统一核定的,但是我们这边地税原来很有多地方政策的,没有正式的红头文件,结果合并后一概不认,于是好多地税合并之后,待遇是下降的,这也是好多职工怨声载道的一个原因。
五是税务制服很帅,但是要自己掏钱。
好多公务员都是有制服的,税务也这样,每年发的衣服很多,能够省很大一笔买衣服的钱。
可是他吐槽说税务的制服竟然要自己掏钱30%。
这个在公务员系统好像是独一家,别的比如检察院、法院、海关等都是单位配发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
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
国税局有前途吗?辩证看待
优点:
工资待遇好。国税系统属于国家公务员,工资、福利等均由国家进行保障,基本不受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除了经济特别发达的地区,国税系统公务员的工资福利都要高于当地的公务员。
加班情况少。从整体层面看,国税系统的公务员,基本都可以享受正常的双休和节假日,极少出现加班的情况。当然,如果你任职于办公室的岗位,还是会偶尔加班的。而地方公务员的加班情况比比皆是,尤其是在乡镇党委政府工作的公务员,节假日基本都不能全部休满。
责任小,压力轻。相对于地方公务员来说,国税系统的公务员责任与风险比较小,工作压力也要轻得多,典型的“钱多事少”。
缺点:
晋升空间小。国税系统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机制,接受的是上级国税部门的直接管理。因此,在地方上几乎不存在与其他的政府部门之间的人员交流,级别晋升、职务安排只能在系统内部进行。受到职位数量的限制,上升的空间比较小,很多人一辈子只能在县国税局做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哪怕是提拔到副科级别,也非常困难。
圈子范围比较小。国税的业务自成体系,业务比较独立,与外单位的接触比较少。特别是具体的业务部门,与别的单位之间接触更少。这就使个人的工作圈子、交友圈子也会变得很小,从而影响社会关系的搭建。
在税务局上班。好不好啊,是不是个好工作啊工作不错,是个好工作。工资待遇4-5W左右。
主要职责:拟定税收 法律法规草案,制定实施细则;提出国家税收政策建议并与财政部共同审议上报、制定贯彻落实的措施;
参与研究 宏观经济政策、中央与地方的税权划分,提出完善分税制的建议;研究税负总水平,提出运用税收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建议;制定并监督执行税收业务的规章制度;指导地方税收征管业务。
组织实施 税收征收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征收 管理制度;监督检查 税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组织实施中央税、共享税、农业税及国家指定的基金(费)的征收管理;编报税收长远规划和年度税收收入计划;对税收法律法规执行过程中的征管和一般性税政问题进行解释;组织办理工商税收减免及农业税特大灾歉减免等具体事项。
开展税收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参加涉外税收的国际谈判,草签和执行有关的协议、协定。
办理进出口商品的税收及出口 退税业务。
国家税务局系统(以下简称国税系统)的人事、劳动工资、机构编制和经费;管理省级国家税务局的正副局长及相应级别的干部,对省级地方税务局局长任免提出意见。
负责税务队伍的 教育培训、 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管理直属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