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部门或人力资源薪酬绩效部门的工作同事,在薪税方面是不可以忽略的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到底是什么呢?如何产生的呢?又该如何计算与缴纳呢?国家有哪些政策吗?如何做才可以节约残保金费用呢?那么小面由善鸽人力-专业从事残保金多年政策研究项目老师为您详细解答常遇见的十大问题。
残保金是什么?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在社会上大家简称“残保金”,企业未依法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所以需要缴纳残保金,来保障残疾人就业。
残保金是如何计算?
“残保金年缴纳额=(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
简便算法:残保金年缴纳额=企业年度总工资*本市安置比例(未安置残疾人情况下)
在职职工人数计算方法:依法签约劳动合同、缴纳社保、发放工资的职工人数
个人理解:残保金归属税务征收,人数计算则按照申报个税人数计算,残保金归社保征收,则按照社保人数计算。
残保金如何缴纳与申报呢?
企业雇佣残疾人的情况下:首先要做残疾人就业申报,然后去税务网站或现场申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在未雇佣残疾人就业情况下:多数城市直接在税务平台申报残保金,个别城市需要先核定残疾人就业人数,然后在申报残保金。
残保金政策依据是什么?
由国务院于2007年2月25日发布,自2007年5月1日起实施的《残疾人就业条例》
财税[2015]72号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 更好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总体方案》
残保金有哪些优惠政策?
(1)低于30人以下的企业,免征残保金费用
(2)实行分档征收,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1%(含)以上但低于本省(区、市)规定比例的,三年内按应缴费额50%征收,1%以下的三年内按应缴费额90%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