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纳税人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有困难需延期的,应在规定的纳税申报期限结束之日三天前,向资料发售窗口领取《延期申报审批表》一式二份,填妥后向文书受理窗口提出延期申报的申请。
纳税人被批准延期申报后,在规定的期限内, 按上期实际缴纳的税额或按税务机关核定的税额,到申报征收窗口预缴税款,并在批准的延期期限内办理纳税结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二十七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经税务机关核准,可以延期申报。
经核准延期办理前款规定的申报、报送事项的,应当在纳税期内按照上期实际缴纳的税额或者税务机关核定的税额预缴税款,并在核准的延期内办理税款结算。
延期申报如何办理纳税人出现下列情况可申请延期申报:
因人们无法预见、无法避免、无法克服的自然灾害,如水灾、火灾、风灾、地震等不可抗力,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可以延期办理。但应当在不可抗力情形消除后立即向税务机关报告。
因财务处理上的特殊原因,账务未处理完毕,不能计算应纳税额,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确有困难,需要延期的。
办理资料为:
《税务行政许可申请表》1份
经办人身份证件1份(查验后退回)
有以下情形的,还应提供相应材料:
委托代理人提出申请
(1)代理委托书1份
(2)代理人身份证件1份(查验后退回)
办理地点:
可通过办税服务厅(场所)、电子税务局办理,具体地点和网址可从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局网站“纳税服务”栏目查询。
纳税人延期申报的核准办理程序纳税人延期申报需要通过相关部门进行核准办理,具体程序包括提交书面申请、审核、审批等环节。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申报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罚款和处罚。
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要求,纳税人需要按时足额缴纳税款并如实申报纳税信息。
如果有特殊情况导致无法按时完成申报,纳税人可以向税务机关提交书面申请,请求延期申报。
根据《税收征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纳税人必须在规定期限之内向税务机关提交书面申请,并说明原因、具体延期时间等相关信息。
一般情况下,经过税务机关的审核和审批后,纳税人可以获得延期申报的批准。
如果没有及时申请或者未经批准擅自延期申报,则可能会面临罚款、滞纳金等行政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延期申报并不代表免除申报责任和税款缴纳义务。
延期申报需要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否则仍会面临违法罚款和处罚。
纳税人如何有效避免延期申报带来的不利影响?为有效避免延期申报带来的不利影响,建议纳税人在规定时间内足额缴纳税款并如实申报纳税信息。
若有无法按时完成申报的情况,应及时向税务机关提交书面申请,并说明详细原因。
另外,纳税人可以咨询税务机关相关工作人员,了解更多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纳税人延期申报的核准办理程序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和审批,仅在书面申请并经批准后方可进。
为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罚款和处罚,建议纳税人按时足额缴纳税款并如实申报纳税信息。
如果无法及时完成申报,应尽早向税务机关提交申请,并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申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第五十四条 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应当加收滞纳金,并按照规定对其进行催告、限期缴纳和强制执行,可以采取查封、扣押、代扣代缴、拍卖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