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审批流程
根据建筑资质申办会推行的告知承诺书,企业从申请到审批实行全面的线上办理,之后电子资质证书将会成为主流,办理建筑资质实现了“一网同办”,对企业来讲是更加便利。
门槛的变低
减弱资质意味着进入门槛的变低,但对于已经拥有多个高等级资质的大型建筑企业来说,减弱资质不等于取消资质。资质改革后更是抬高了总承包资质的门槛,当总包资质越来越难申报,就会造成物以稀为贵的局面。
下放审批权限
就现阶段而言,建筑资质审批权限的下放试点已经推广到15个地区了,除去综合资质以外,其他的等级资质将会下放到省级以下的主管部门来审批。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企业资质审核大变革!住建部又推承诺制,7点分析解读政策好坏?黑龙江全面推行建筑业企业资质审批承诺制,信用监管再提速!-工保网
2015年以来,国务院以上海市浦东新区等地为试点,对部分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并逐步向全国复制推广。在住建部于2017年下发《关于开展建筑业企业资质告知承诺审批试点的通知》、至2019年出台《关于实行建筑业企业资质审批告知承诺制的通知》后,黑龙江也于2020年先后下发《关于省级权限内部分行政许可事项试行告知承诺制审批的公告》和《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告知承诺制行政审批核查办法》,着手在住建领域推行告知承诺制审批。
响应去年年底住建部《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强调的“加快推行企业资质审批告知承诺制”,此次黑龙江省住建厅发布《关于建设工程类企业资质申请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也旨在建立涵盖房地产开发、勘察、施工、监理、造价咨询、工程质量检测等多个类别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的告知承诺制审批体系,全面优化住建领域营商环境。
事前告知承诺,优化资质审批
依据公告,对于实行告知承诺制的事项,申请人可以自主选择是否采用告知承诺制方式办理。如在办理施工资质时,申请企业可按照审批部门告知的审批条件和材料清单,自愿作出承诺并按要求提交材料,而后审批部门将在2个工作日作出准予决定,后在即日起10日内发放行政许可证件;申请企业承诺的信息不符合资质标准要求的,则不予审批。
这使得行政许可从原先的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并行向单纯的形式审查转变,因此不同于此前数目庞大、流程繁杂、逻辑混乱的行政审批实践,告知承诺制通过简化许可程序、缩短许可时间,将大大缩短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办理时限,降低市场准入条件,激发建筑市场活力;同时节约许可成本、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推动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事后核查惩戒,强化信用监管
当然,事前告知承诺也离不开后续核查工作。依据公告,一方面审批部门将在作出许可决定后的6个月内对申请人承诺内容进行书面核查,并采用“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对企业资质情况开展实地核查;另一方面,省住建厅将在政务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开设告知承诺制行政审批专栏,对经批准的企业名称、资质等级、人员资格等信息进行公开,以便于接受社会监督。
经核查,审批部门将对不履约的申请人,视情节实施惩戒:因申请人过失(不存在隐瞒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情况)导致申报材料与承诺内容不符的,审批部门将要求其在一个月内进行整改,否则将依法撤销行政许可;而申请人以虚假或隐瞒欺骗等不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审批部门将依法撤销行政许可决定,并列入严重失信主体“黑名单”,同时3年内不得使用告知承诺的方式向省住建厅申请行政许可。
不难发现,事后审查和信用监管是震慑申请人、保障告知承诺制度顺利实施的充分环节。相信随着告知承诺制度的全面应用,行政审批信用体系作为保障告知承诺制改革的关键措施,也将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建立健全信用承诺制度
告知承诺制所具有的后置审查、契约治理特征,也赋予其以信用承诺的特性。信用承诺主要包括审批替代型信用承诺、主动公示型信用承诺、行业自律型信用承诺、信用修复型信用承诺四种,亦可按照主体分为政府信用承诺、市场主体信用承诺、司法信用承诺三类,资质告知承诺制作为市场主体准入前信用承诺制度,便是审批替代型信用承诺与市场主体信用承诺的融合。
正如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所强调,建立健全信用承诺制度是创新事前环节信用监管的重要一环。在住建领域实行资质告知承诺审批,一方面将鼓励市场主体主动向社会作出信用承诺,另一方面将辅助审批部门依据信用信息对市场主体加以监管。审批部门亦可将信用承诺纳入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并将市场主体对于信用承诺的履约情况作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
为进一步发挥信用在行政审批中的作用,审批部门还可对诚信典型和近期无不良信用记录的市场主体,在实施信用承诺制度时提供“绿色通道”和“容缺受理”等便民服务措施。如在《指导意见》中,国务院也提出:申请人信用状况较好、部分申报材料不齐备但书面承诺在规定期限内提供的,应先行受理,加快办理进度。
除了企业这一市场主体,针对从业人员,人社部也于2019年印发《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一级建造师、一级造价工程师、勘察设计行业注册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证明事项中试行了告知承诺制。可以期待,全面覆盖住建领域各主体的告知承诺制度体系将不再遥远,资质许可、信用约束和经济制衡相结合的建筑市场监管制度以及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格局也指日可待。
资质改革对建筑行业产生了哪些影响工程业绩变得更为重要最新资格改革制度实施后,专家核查小组会在资质申请后的6个月审批决定环节中,对企业业绩进行实地核查,所以企业需要更加重视业绩,所以就会造成很多企业申请不通过的问题,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因为企业业绩不达标,所以工程业绩就会变得更为重要。
“挂靠”将受到强有力的制约全国社保联网正式完成以后对于建筑人员资质挂靠来说可谓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目前资质改革后建筑行业目前最关注就的是一人一证,而且查处“挂证”就会变得更加简单,全国社保一旦联网后,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独立的社保账号,一个人如果拥有多个地区的建造师证件将直接会被社保系统查出来。
所以人证分离的挂证后期将不复存在,今后建筑企业想要并且长期取得资质承接工程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施工团队才可以,这样一来,那些不具备自己人才团队的企业就会被拦在资质门槛之外,即使是取得资质也不是长久的,随时都会因不符合建设主管部门的动态核查要求而被收回资质证书。
总承包资格申报困难资质改革是为了改变目前建筑市场弱肉强食的现状,但对于已经拥有多个一级和特级资质的大型建筑企业来说,淡化资质并不意味着取消资质。
资质改革后,总承包资质门槛提高。当总承包资格申报越来越时,就会造成材料稀缺、价格昂贵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