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主观:税务登记应当在生产、经营地或者纳税义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法律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向生产、经营地或者纳税义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法律客观:《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十二条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向生产、经营地或者纳税义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如实填写税务登记表,并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供有关证件、资料。前款规定以外的纳税人,除国家机关和个人外,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件向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的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税务登记证件的式样,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税务登记日期是指哪个时间法律主观:税务登记又称纳税登记,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税法规定,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登记管理的一项法定制度,也是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定手续。税务登记又称纳税登记,它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实施税收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基础工作,是征纳双方法律关系成立的依据和证明,也是纳税人必须依法履行的义务。税务登记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税法规定,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登记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它的意义在于:有利于税务机关了解纳税人的基本情况,掌握税源,加强征收与管理,防止漏管漏征,建立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正常的工作联系,强化税收政策和法规的宣传,增强纳税意识等。
法律客观:税务登记包括:1.开业登记;2.变更登记;3.停业、复业登记: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由于生产、经营等原因需暂时停止经营活动的,应在有关部门批准后,到税务机关办理停业税务登记。停业期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应及时到核准其停业的税务机关办理复业税务登记手续。4.注销登记;5.换证、验证、丢失补证;6.初始申报:是纳税人及扣缴义务人在办理税务登记时,一并向主管税务机关填报《初始申报及纳税核定表》、《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营业税征免界定及计税方法核定表》、《私人机动车车船使用税初始申报》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申报表。
税务登记证怎么查询税务登记证查询方法:1.在官方网站上进行查询;2.到当地营业厅进行查询。
进入官方网站首页后,找到“在线服务”栏目,进入后会看到“企业所得税年度A级申报表”和“企业所得税年度B表申报表”两个选项,选择其中一个进行查询。
企业所得税年度A表是适合大型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年度B表是适合中小型企业的。
税务登记证怎么查询当地营业厅是政府部门设立的便民服务中心,如果你不想在官方网站上进行查询,也可以到当地营业厅进行咨询或者直接办理相关事宜。
在办理税务登记证的过程中,需要提交相关资料,比如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书。
其中,税务登记证是必须的,因此查询方法也就显得非常重要。
首先,可以通过企业所在地的地税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局来查询企业的税务登记情况。
具体方法是先到所在地的地税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局去咨询,然后通过电子邮件或是发传真方式去办理手续。
另一个方法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开服务平台来查询企业的信用评价,包括企业的纳税情况。
这个平台对外开放,不需要注册就能够使用,非常方便。
只需要输入企业名称或者注册号就能够得到相应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