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主观:解除劳动合同登记表应当填写以下内容: 1、劳动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文化程度、政治面貌、户口所在地、入职时间、职务、职称、联系号码、社报卡号等); 2、用人单位基本信息(由用人单位填写,包括名称、营业执照号码、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单位性质、行业类型等); 3、解除劳动合同原因(包括协商解除、辞职解除、劳动者单方面解除、过失性辞退、无过失性辞退、经济性裁员); 4、解除劳动合同时间; 5、解除劳动合同原因相对应的法规; 6、用人单位意见(是否解除,是否出具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签字日期; 7、劳动者意见(是否解除,是否请求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签字日期。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违法未出具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接触劳动合同一次性补偿在个税系统如何填报法律主观: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 解除劳动关系 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 个人所得税 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57号)明确规定: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 经济补偿金 、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对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按“ 工资 、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因此解除劳动合同一次性补偿金的 个税 如何计算,从以下几个方面看 1、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国税发[1999]178号文中规定:对于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具体平均办法为:以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 法规 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2、个人领取一次性补偿收入时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实际缴纳的 住房公积金 、 医疗保险 费、基本 养老保险 费、 失业保险 费,可以在计征其一次性补偿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时予以扣除。 3、具体计税公式如下: 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免税收入额-实际缴纳的基本 社会保险 费和住房公积金)÷ 工龄 -费用扣除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工龄 公式中“实际缴纳的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是指个人取得的补偿收入时实际缴纳到地方税务机关、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或政府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指定专户的部分,对未实际缴纳的不得扣除。如实际缴纳的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已于当月发放工资中扣除,则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计算时不可再重复扣除。 “工龄”是指计算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的个人实际工作年限,如果实际工作年限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解除劳动合同当地工资3倍以内免税怎么填写深圳第一步:进入个税扣缴客户端后,在综合所得申报里找到解除劳动合同一次性补偿金申报表,点击填写进入。
第二步:点击添加后,在姓名栏选择需要申报的人员,填写好一次性补偿收入,系统会自动带出免税收入。
若是涉及人员比较多的,也可下载模板,填好后再导入。
第三步:税款计算后,还有一张附表需要完善填写。
在减免事项附表行次点击填写。
第四步:进入减免事项附表后,在免税收入下点击填写,进入免税收入明细编辑后,选择免税事项“解除劳动合同当地工资3倍以内免税”,选择免税性质“其他”,填写好免税收入后保存。
最后一步:数据填写确认无误后,便可进行申报表报送了。
希望能帮到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