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销合同印花税怎么计提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08-22 07:06:43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司和公司间的合作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公司与公司签订合同时,应在规定时间内缴纳印花税。

对于购销合同印花税,应如何做会计分录?购销合同印花税分录首先,我们应当知道,印花税是计入到税金及附加这一科目。

1.计提印花税的时候,我们应当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所示:借: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2.当实际缴纳印花税的时候,应当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所示:借: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贷:银行存款等缴纳印花税的注意事项1、印花税的纳税单位应当在书立、领受所持有的各项应税凭证时贴花完税。

与此同时,各单位还须自行设立印花税专用登记簿,将合同名称、签订日期、税率、对方单位名称、应税凭证所载计税金额、按日、序时逐笔记载,便于汇总申报及税务部门监督检查。

对于印花税纳税申报表,印花税纳税单位应当认真填写,同时在规定期限内上报当地的主管税务机关。

对实行印花税汇总缴纳的单位、按规定报送印花税纳税申报表,对应税凭证的管理仍执行原办法,单位可不按日序时逐笔登记。

由纳税单位的财务部门负责印花税的纳税申报工作,这些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各项应税凭证的管理、印花税的贴花完税工作,除此之外还应按规定填报印花税纳税申报表。

如果出现以下三种情况:1.印花税纳税单位使用印花税票贴花完税的;2.使用缴款书缴纳税款完税的;3.在书立应税凭证时由监督代售单位监督贴花完税的,那么它的凭证完税情况都应进行申报。

购销合同印花税怎么算

购销合同的印花税=购销合同上面注明的金额*0.03%。

如果合同里面注明的金额是含税的,则按照含税金额作为计税依据;如果合同里面的注明的金额是不含税的,则按照不含税金额作为计税依据。

实务中购销合同的印花税一般情况下是核定征收的,核定征收的印花税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额=不含税收入*核定比例*0.03%。

购销合同的印花税如何计算?

购销合同是指一方支付价款,另一方将货物的所有权或经营管理权转移给对方的协议。

签订这种合同的时候需要注意合同上与印花税相关的内容。

那么签订购销合同时,应如何计算缴纳印花税?购销合同的印花税怎么计算缴纳?我们在签订购销合同的时候,按照合同上的购销金额的0.3‰计算缴纳印花税,立合同双方都要缴纳印花税。

但是有时候合同上会注明含税金额和不含税金额,有时候则只记载价税合计金额。

这时候要如何缴纳印花税呢?我们分情况处理。

合同上只有不含税金额,以不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假设一份购销只有不含税金额为10000元,则印花税是10000*0.3‰=3元。

同时分别记载有不含税金额和增值税金额,以不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假设一份购销合同同时分别记载有不含税金额10000元和增值税金额1300元,以不含税金额10000元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则印花税是10000*0.3‰=3元。

只记载一个价税合计金额,以价税合计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假设一份购销合同只记载一个价税合计金额11300元,以价税合计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则印花税是11300*0.3‰=3.39元。

因此从税收筹划的角度上看,合同同时分别记载有不含税金额和增值税金额以及合同上只有不含税金额的来计算印花税比较划算。

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有哪些?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分为四种:立账簿人、领受人、立合同人和立据人立账簿人:是指设立并使用营业账簿的单位和个人。

企业因生产经营需要设立营业账簿,企业即为纳税人。

领受人:指领取并持有权利、许可证照的单位和个人。

例如领取房屋产权证的单位和个人,即为印花税纳税人。

立合同人:是指订立合同双方,即合同中的甲方、乙方立据人:一般指订立产权转移数据的双方。

大家都在看

购销合同印花税如何算?

应纳税额在一角以上的,其税额尾数不满五分的不计,满五分的按一角计算缴纳。二、购销合同印花税计算公式是什么1、从事货物购进和销售的工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其采购环节应征的印花税,按采购金额的50%到100%的比例核定

缴纳购销合同印花税的会计分录怎么做?财务人员必须掌握!

其会计分录如下:计提本月印花税借:管理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实际交纳印花税借: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购销合同印花税是怎么交纳的?答:购销合同印花税需要每个月计算缴纳。次月1日至15日

购销合同怎样计提印花税

购销合同计提印花税按照如果你公司印花税为查账征收,那么应按合同缴纳印花税,不仅收入要缴,采购的货物和接受劳务或银行借款也要交印花税。具体各合同对应的印花税率为购销合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技术合同万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