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主观:利息收入应纳税。利息收入也是正常收入的一部分,包括在总收入中。实际上,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计入财务费用,影响总利润,需要缴纳所得税。国债的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非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之间的利息收入和银行的利息收入应当缴纳企业所得税。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 (一)销售货物收入; (二)提供劳务收入; (三)转让财产收入; (四)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五)利息收入; (六)租金收入; (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八)接受捐赠收入; (九)其他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企业之间借款利息收入交什么税企业之间借款的利息收入,需要纳税。
企业利息收入属于收入总额的组成部分,企业取得的银行存款利息应当计入应税收入额,缴纳企业所得税。
需要申报缴纳营业税(税率为5%)。
同时需要申报并缴纳实际缴纳营业税计算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贷款属于“金融保险业”税目的征收范围,而贷款是指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的行为。
不论金融机构还是其他单位,只要是发生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的行为,均应视为发生贷款行为,按“金融保险业”税目征收营业税。
营业税税率为5%。
出借方如果是通过银行放贷,由银行代扣代缴;2、出借方如果是自己借款出去,需要自己申报;3、借款的利息收入需要缴纳营业税及附加。
如果出借方是企业,作为当期所得计算企业所得税;如果是个人,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一条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企业之间收的借款利息该如何交税?税率是多少?会计必须了解!企业之间收的借款利息该如何交税呢?税率是多少?作为会计,你都了解吗?企业之间发生借款业务往来十分常见,其中涉及的企业之间收的借款利息该如何交税?企业之间收的借款利息该如何交税?税率是多少?企业之间借款,利息收入方应当交纳增值税和附加税。
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企业增值税税率是6%,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而言,增值税征收率是3%。
附加税方面,如果是城市维护建设税,则为增值税的7%(市),5%(县、建制镇)及1%(工矿区)。
如果是教育附加,则为增值税的3%。
如果是企业所得税,向主管税务机关出具证明的可暂时享受免征,如果是没有证明的,则应当附征2%。
对于公对公借款和产生的利息应该怎么处理?会计分录该怎么做?企业之间借款没有利息是否违法?假设是通过银行以委托贷款的形式,则企业之间借款没有利息是合法的。
对于非关联方而言,无偿让渡资金无需承担纳税义务,对于关联方而言,让渡资金时,则需进行纳税调整。
银行借款如果是无偿让渡他人,其支付利息时是不得扣除的。
根据相关规定可得,对于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没有超过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那一部分(也就是不超标的利息),是准予扣除的。
总结:企业之间收到的借款利息,利息收入方是需要缴纳增值税及附加税的,所对应税率是多少,作为会计人员必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