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自己是属于小规模纳税人,不存在增值税抵扣,所以进货时就不需要索取发票,这样是对的吗?
就在近期,有小规模纳税人收到税务风险提醒:小规模纳税人有销无进,没有提供任何进行发票,请联系主管税务机关处理!
小规模如果只有销项没有进项存在很大的税务风险,很容易成为税务稽查的对象,而小规模纳税人主要的税务风险如下:
开票额正好在免征额临界点
现小规模免征额调高到月15万或季度45万,有很多小规模纳税人开票额就随着免征额临界点浮动,之前是季度27-30万之间,现在季度40-45万之间,这样不想引起税局的注意都难。
存在大量作废发票或作废发票异常
公司存在大量的作废发票或开票金额快达到免征额临界点时,出现作废发票现象,这些都会被税局稽查作废普票份数10份,比例占当期全部普票50%以上,或作废普票金额占当期全部正数普票金额50%以上,开具金额10万以上;满足任意一个条件,都容易作为异常企业预警,将会被税务局要求自查并且反馈结果。
强制转为一般纳税人
很多朋友认为小规模的标准就是年500万以下,只要1月-12月分累计开票额控制在500万以内就没问题了,其实政策中说的年销售额,指的是连续不超过12个月或四个季度的销售额,并不是我们理解的公历年度1-12月。
很多朋友没有理解清楚,被强制转为一般纳税人,增加企业负担。
一址多户开具发票
在同一地址注册多家小规模纳税人来开具发票,同一IP地址对外开具发票等等。一址多户开具发票
短时间内开票异常
有一些刚成立的小规模纳税人,短时间内开具大量发票,且法人或负责人年龄偏大或户籍不在本地等等。
个体户不记账
税局明确:达到建账标准的个体户需要记账;达不到建账标准的个体户,需建立收支凭证粘贴簿、进货销货登记簿。
曾经有个体户没有建账被罚5万多的例子!
个体户没有业务,可以不报税
很多小规模的个体户认为,咱没有业务发生,就可以不报账,这其实是跟0申报混淆了,0申报不等于是不报税!0申报也是需要在规定时间向税务进行报税。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个体户免税不纳税就可以不用报税
这里的免税是指个体户月销售额15万元或季度45万以下可免征增值税。很多人认为,没超过免征额不用交税就不用报税,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个体户销售额无论有没有超过月15万或季45万元的,都应当记账报税,只有申报了才可以享受免税的优惠政策的。
小规模纳税人要专票有什么风险?小规模纳税人有什么涉税风险?要注意什么?欢迎关注,点赞,下次精彩内容推荐,业务办理请私信,根据企业纳税标准不同,可分为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中小企业由于会计核算不健全,规模较小,因此多是小规模纳税人,那么小规模纳人有什么涉税风险?要注意哪些呢?接下来小编做了相关整理 一、小规模纳税人有什么涉税风险? 1、不开发票,容易税务稽查 很多人认为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发票属于普通发票,不能进行抵扣,因此会选择不开发票,来进行逃税,这实际属于逃税行为,很容易被税务稽查可能很快就会找上门 2、长期0申报,容易被罚款 有些小规模企业不了解税务知识,把不申报和0申报混淆,导致了小规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因此被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罚款 3、开票额长期处于临征点,增加运营成本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征额是月销售额15万或季度销售额45万,就有很多小规模纳税人开票额就随着免征额临界点浮动。当企业销售额长期一直卡在40-45万之间,肯定是会被税务局注意到的 二、小规模纳税人如何避免税务风险 1、按时记账报税 记账报税,是每个企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企业要按时记账报税,小规模企业通常有两种税务申报方式,一种每月申报,一种每季度申报。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完成票据处理、记账、报税等工作,同时按时出具财务报表、税务报表 2、选择代理记账机构进行财税工作 如今,越来越多的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将记账报税工作委托给专业,代理记账公司来完成。小规模纳税人企业采用此种财税处理方式,不仅能够使企业记账专业度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同时还能够实现更合理的纳税。这是因为,专业,代理记账机构拥有资深财会服务团队,而且还使用专业财务软件进行企业账务处理,因而能够使小规模纳税人的财税问题得到专业处理和解决 由此可见,小规模纳税人税务风险不容忽视,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有限公司的产业扶持政策来解决
小规模纳税人最容易被税务稽查的风险有哪些?常见涉税风险有以下几点,我列举出来以供参考!
虚开发票
虚开分为没有业务发生进行虚开,发生了业务,但开的数量价格与实际金额数量不一致。虚开被稽查,除了补缴税款、滞纳金等行政处罚外,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公转私
现在对于大额公转私进行了限制,并且已经在多地进行试点,假如企业业务必须进行大额公转私,一定要有合理的合同,去银行柜台办理公转私业务。
骗取出口退税
现在国家对出口贸易有一些政策,有的企业为了骗取税款,通过假报出口等欺骗手段
导致税款流失。
增值税零申报
有的企业增值税零申报是因为业务还没有启动,或者启动了还没收款,但是长期零申报也是会引起系统预警,需要到场解释。还有就是私人账户收款没有如实申报,像二维码收款等等。
虚列成本
虚列成本就是将一些业务本身支出没有这么多,但是为了降低所得税应税额就将成本提高了,也容易引起系统预警。像虚列人员工资就是虚列成本的一种,将不是本公司的人员提交资料也进行工资发放,或者高于员工实际工资。
税收优惠企业认定
税收优惠企业的所得税减免政策,都会复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将不能享受政策。比如今年阿里腾讯都被取消了重点软件企业的认定,只能退而求其次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所得税减免政策,将10%的应税率提高到了15%。
税负率异常
税负率异常一直以来都是税务稽查的重点,只要我们的税负率不在这个行业的正常区间值内,就容易被稽查,因为区间值是系统通过大数据横向纵向各种数据对比得出的一个区间值,低于这个值说明企业存在虚列成本的情况,高于这个值说明企业的业务不规范或者账务处理不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