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显示,江苏省税务局对2022年个人拥有的土地使用税苏州市区范围内各等级土地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大城市一等18元/平方米,大城市二等16元/平方米,大城市三等14元/平方米,大城市四等10元/平方米,大城市五等6元/平方米,大城市六等5元/平方米,大城市七等3元/平方米,大城市八等1.5元/平方米。
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各等级土地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中等城市一等14元/平方米,中等城市二等10元/平方米,中等城市三等6元/平方米,中等城市四等5元/平方米,中等城市五等3元/平方米,中等城市六等1.2元/平方米。
工业用地房产税,县城、建制镇、工矿区0.2元至4元。
计算方法应纳税额=计税土地面积×适用税额。
地税季报中有地税地方各项基金申报表中各基金的计税依据是什么?地税季报中有地税地方各项基金申报表中各基金的计税依据是什么? 1、营业税 (1)计税依据:营业收入。 (2)计算公式:应交营业税=营业收入*营业税税率 2、城建税 (1)计税依据:营业税。 (2)计算公式:应交城建税=营业税*城建税税率 3、教育费附加 (1)计税依据:营业税。 (2)计算公式:应交教育费附加=营业税*3%
地税纳税申报表中,地税季报有个“地方各项基金费申报表”里面的税种怎样计算 各项基金费属于地方征收的一种税费,有些地方征收,还有很多地区不征收。因此,地方税费征收的标准、依据都不一样。如果单位涉及到地方税费的话,最好向单位所在地的税务局咨询。 以江苏省徐州为例: 2012年度各项基金征收标准: 一、 防洪保安资金: 1、 按人数:10元/人; 2、 按销售收入:由于网上基金费申报表里税率0.1%是全省统一的,所以防洪保安资金的征收依据是按上年销售收入分成四段(上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下按0.04%征收、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0.02%征收、超过1亿元至5亿元的部分按0.01%征收、超过5亿元的部分暂免征收)计算出应纳防洪保安资金的合计数除以0.1%后的数据填列; 二、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05.2元*上年职工人数*100%(税率); 三、 工会经费:上年度职工人数*10200*0.8%; 四、 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费: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0.5%; 五、 生活垃圾处理费:上年末在职职工人数*48元。 防洪金中按销售征收部分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按职工人数征收部分个人负担,其他基金全部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地方各项基金申报表 "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指的是你计入成本(车间人员)和期间费用(管理人员或者销售人员)的工资部分,包括员工个人缴纳的社保公积金+个所税+实际发放到员工手中的工资. “上年末职工在册人数”就是上年底12月份,你发工资的工资表中一共有多少人
如何填写地方各项基金申报表 各个地方的地方各项基金是不一样的,建议你直接找你的主管地税专管员,向他咨询一下具体要填哪些项目 ,这样才不会出错啊。
想问一下地方各项基金申报表中工会经费,防洪保安基金的计征依据是什么 工会经费是按照:上年度末职工人数*960*12*2%*40%防洪保安基金按照:上年度销售收入的千分之一。
地方各项基金申报表如何填写????????? 报表里面都有的 问税官元吧 每个地方不一样的
地方各项基金申报计征依据填少了怎么办? 申报成功后,在本月已提交申报表下,会出现地方各项基金费申报表的。 查看原帖>>
地方各项基金申报表未入库是什么意思 就是没有被评上
报税时,地方各项基金费怎么申报 网上有提示的,按照提示填写申报金额即可,应扣税金会自动生成的;
地税中防洪保安资金的计税依据是什么? (一)凡有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企事业单位,按上年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1.2‰征收;(二)银行(含信用社)按上年利息收入的0.7‰征集;保险公司按上年保费收入的0.7‰征集;各类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按上年业务收入的1.2‰征集;(三)在职职工按照上年个人年工资收入分档次征集。 各地比例不
江苏省税务局2022年全省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怎么交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至30%后的余值征收,从价计征的税率为1.2%,从租计征的税率为12%,由房产所在地的税务机关按年进行征收,分期缴纳;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年税额最低大城市0.6元、最高30元,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均应缴纳。
《房产税暂行条例》第三条,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至30%后的余值计算缴纳。
具体减除幅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没有房产原值作为依据的,由房产所在地税务机关参考同类房产核定。
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
第四条,房产税的税率,依照房产余值计算缴纳的,税率为1.2%;依照房产租金收入计算缴纳的,税率为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第四条,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年税额如下:(一)大城市1.5元至30元;(二)中等城市1.2元至24元;三)小城市0.9元至18元;(四)县城、建制镇、工矿区0.6元至1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