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的主体是具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即纳税义务人税收筹划的具体内容如下:1、税收筹划具有科学性,合法性,并符合公家的税收政策导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税收筹划的目的是获得税收的利益。
税收就是税的收取,也可称税的征收。
税收筹划指的是纳税人自行或委托代理人员在符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的前提下,按照税收政策法规的导向,事前选择税收利益最大化纳税方案处理自己的生产、经营和投资、理财活动的一种财务筹划行为。
税收筹划的内涵包括筹划主体是纳税人或税务代理机构;筹划时间发生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筹划行为符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与实践中的包含利用税法漏洞和税法空白进行的避税相区分;筹划结果能够帮助纳税人获得税收利益最大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第六条 凡从事生产、经营,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业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当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其他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除按照税务机关规定不需办理税务登记者外,应当在按照税收法规的规定成为法定纳税人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当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纳税人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应提出申请登记报告和有关批准文件,同时提供有关证件。
主管税务机关对前款报告、文件、证件审核后,予以登记,发给税务登记证。
税务登记证只限纳税人使用,不得转借或转让。
税务登记的内容包括:纳税人名称、地址、所有制形式、隶属关系、经营方式、经营范围以及其它有关事项。
企业组织形式的税务筹划企业组织形式不一样达到的税务筹划效果也不一样。
企业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所需的组织形式也不同。 税务筹划是提前对纳税行为进行合理的规划,如果企业成立之前能进行税务筹划的顶层组织形式进行结构设计,企业在后期纳税的时候就可以节省大笔的税金。。
企业成立之初,选择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对后期的税务筹划来讲非常重要。
企业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一是投资者需要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主体,另一是投资者需要承担有限责任的经营主体。 投资者需要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主体包括个体经营者、个人独资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 投资者需要承担有限责任的经营主体有一人有限公司、两人以上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等。
投资者需要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主体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只需要投资者缴纳个人所得税,另外投资者对经营主体在经营业务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投资者需要承担有限责任的经营主体是双重纳税,包括经营主体的企业所得税和投资者的个人所得税,根据税法规定,投资者以认缴出资的注册资本为限,对经营主体的债务负担有限责任。
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需要承担不同范围的权利和责任,它们在税务筹划过程中也可能为“扮演的不同角色”。 清晰理解企业不同的组织形态,就可以利用组织形式来合理税务筹划。
例如,有限责任公司和个人独资企业在税务筹划中可操作的空间差别很大,个人独资企业可以通过几种不同的方式将有限公司的税负大比例的降低,节税效果至少是80%以上
关于增值税,个人独资企业的税率和征收方式和有限责任公司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个人独资和有限责任公司的主要区别主要在所得税这一方面。 有限公司一般采用查账征收的方式,查账过后缴纳企业所得税,正常的税率为净利润的:25%;缴纳企业所得税后的部分 在分红给股东,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 另一方面,个人独资企业有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两种方式,缴纳个人所得税,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税率适用5%-35%的个人经营所得税。
个人独资企业如果申请核定征收的方式的话,缴纳的税额会更少。所得税税率可以降低至0.5%-2.1%
许多地方政府和新开发的经济特区为了吸引区域外的企业到当地投资入驻,对个人独资企业有很多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 都可以申请地方的核定征收,无论是大企业还是股东、自由职业者等高收入者,个人独资企业都是很好的税务筹划工具。
税收筹划究竟是谁的事在山东威海市地税局组织的一次座谈会上,某国有建筑集团公司财务负责人说:“一年多前,我们公司投资对一家钢结构材料生产厂进行技术改造。前段日子,税务局的同志主动告诉我们,工厂使用的是国产设备,按国家规定可以享受抵免部分所得税的优惠政策。我在此非常感谢税务机关主动为我们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希望税务局的同志能多来企业帮我们进行税收筹划。”
乍听该负责人的话,似乎合情合理。可是细加推敲,便从中发现了以下问题:一是企业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并非有意为之,优惠政策没有成为企业投资决策所考虑的因素,税收筹划在企业决策中没有占到应有的地位;二是企业对税务代理缺少必要的认识,把税收筹划与纳税辅导相混淆,缺少通过中介机构进行税收筹划的意识。这些问题可归结为一个:税收筹划究竟是谁的事?
纳税人是筹划主体
某国有连锁超市的财务负责人说:“我们企业在某一领域进行投资时,首先考虑的就是投资回报率,而税收优惠也是构成投资回报的一部分,税款缴得少,企业利润自然就多,企业的投资也会得到更多的鼓励。我们超市前一段时间开办了一家生鲜货品配送中心,得到了国家的政策支持,享受了税收优惠政策。下一步,我们将合理利用优惠政策,不断扩大配送中心的规模,并准备在其他地区再开几个配送中心。我个人认为,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利用国家政策,在合法前提下达到节税目的的活动,是为纳税人生产经营服务的,纳税人理应成为税收筹划的主体。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对相关税收政策必须积极了解,合理利用,并根据政策适时调整投资方向。当然,进行税收筹划是要付出成本的,并不是每个企业都有可能进行税收筹划,但企业只要有进行税收筹划的空间,就应该筹划。”
中介机构要发挥专业优势
某税务师事务所负责人说:“当前,对涉税中介机构的作用,在社会上存在着两种误解:一是我们在帮着税务局收税;一是我们在帮着纳税人偷税。这两种说法都是不正确的,我们既不是‘收’,也不是‘偷’,但这两种说法又都说对了一点,那就是‘帮’。税收筹划是一门学问,并不是简单地照搬政策、依葫芦画瓢,它建立在对税收政策和企业经营状况全面掌握、综合分析的基础之上,需要具备专业素质的人员来实施。从当前企业的状况看,大部分企业还不具备独立进行税收筹划的能力。而税务代理机构在这方面占有专业优势,有着实践经验,能够根据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筹划方案,为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提供最有力的帮助。”
税务部门必须依法办事
税务人员对税收筹划是怎么看的呢?某地税局的同志说:“税收筹划的目的是节税,但前提必须是守法。依法治税是我们税务部门的原则,只要是国家政策规定的税收优惠,我们一定会不折不扣地给企业落实,这也是我们优化税收服务的一种具体行动,让企业把能省的税省下来。但对于部分借税收筹划之名行偷税、逃税之实的企业,我们也会严格依照法律给予坚决打击,把该收的税一分不少地收上来。总之,在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时,我们税务部门不能做单纯的看客,而要积极参与、监督,既要引导企业合理利用政策,又要对企业钻税法空子或曲解税法的行为及时进行纠正。”
税收筹划虽已算不上新生事物,但相当一部分纳税人对税收筹划仍缺乏准确认识,同文章开头所提到的那位企业负责人有相同看法的还大有人在。其实,税收筹划并不单单是某个单位、某个部门的事,而是需要征纳双方及社会中介机构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形成纳税人主动进行筹划,税务代理机构积极参与筹划,税务部门依法监督筹划的格局。